摘要:父母见面打招呼聊天,时常就会扯到孩子,然后聊孩子的成绩、懂事、乖巧、工作。原标题:家长的这5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

原标题:家长的这5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尤其是最后一种

文 | 果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著名的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博士说:“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是否能够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发展。

千万不要忽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这5种言行习惯,很可能让孩子越来越笨,严重甚至会让孩子变得消沉、抑郁。

一、孩子的成绩高于一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期望。

可有些家长把成绩看得很重,大过孩子的一切,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其他事情一律不用操心,甚至,只要考高分,什么要求都能满足。

在这种高期待下,不管孩子成绩是好是坏,压力都非常大。

曾经网上报道,有个孩子考了98分,因为没有考满分而被骂,为了讨父母欢心,孩子不停的学习,每次考试都生怕考不好被骂。

这么多年走过来,孩子的精神和心理承受着双重压力,抑郁之下,最后不堪负重,在高考后跳楼自杀。

父母看到遗书后不停自责,后悔将自己的孩子逼上了绝路。

成绩是学习的一个衡量标准,但一时的成绩好坏,并不能代表孩子就止步于此,而且,成绩并不能作为判断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别把成绩看作唯一,除了成绩,还有很多东西是更重要的,比如品格、为人、处事……

二、经常拿孩子做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简直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噩梦”。

父母见面打招呼聊天,时常就会扯到孩子,然后聊孩子的成绩、懂事、乖巧、工作……出于礼貌或是出于羡慕,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

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怎么不如其他孩子,这种盲目比较,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挫败和被嫌弃。

《少年说》中,曾有一个女孩,站在天台上很委屈的跟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看看我的好,不要总是拿我和朋友比较……能不能也多鼓励鼓励我……”

但妈妈的回复是怕女儿骄傲:“妈妈了解你,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不然你容易飘……”

最后,女孩因为无法说服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

有时候,家长觉得自己是在变相激励孩子上进,但实际上,孩子接收到的是打击,是否定。

经常数落孩子不如别人,久而久之,再优秀的孩子也难免陷入自我怀疑,逐渐失去自信,最后,孩子真的会变得越来越笨。

三、孩子没有话语权 “你一个孩子,懂什么” “听我的,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 “我说这样就这样,没得商量”

家长用权威强迫孩子服从,孩子要么变得越来越叛逆,等腿硬了,甚至能离家出走;要么变成讨好性格,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内心压抑,也不会表现出来。

习惯了服从安排的孩子,遇事缺乏主见和判断,长大后更容易吃亏,甚至不敢为自己争取权益,哪怕委屈自己,也不敢得罪别人。

而那些从小在家有话语权的孩子,不管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思辨能力都显然要高一筹,性格也更自信大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孩子的想法虽然稚嫩,但却代表着孩子的思考和表达,如果我们总是剥夺孩子的话语权,孩子也就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失去了在尝试中快速成长的机会。

我们尊重孩子,其实也是在往好的方向塑造孩子。

四、包办代替,过度保护

心疼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却恰恰限制了孩子的人身发展。

从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就找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知道找家长,独立性很差。

一个无法独立的孩子,失去了依靠,也就无法生存。

给孩子最爱的好,不是替他做好一切,不是帮他安排好一切,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当他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再启发他帮助他。

孩子虽然是经父母而来,但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

五、大量的负面暗示

曾经有一则关于语言暴力的公益广告,主人公是沈阳看守所的6个少年罪犯,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过往的故事。

无一例外,他们都曾在小时候常被父母责骂,“ 丢人” ,“ 是人就比你强”,“猪脑子”,“怎么不去死”……几乎没被夸奖过。

正是父母一句句大量的负面言语暗示,让他们走上了歧路。

他们的经历恰恰印证了专家的研究证明:在中国,青少年犯罪与童年时期遭受语言暴力之间有强烈的联系。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即暗示的作用,当一个人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当一个人在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

如果我们在跟孩子交流沟通时,总是给孩子灌输大量的负面暗示,那么孩子就极容易变成我们所说的样子,甚至更糟糕。

多给与孩子正面具体的鼓励,并不会让孩子骄傲,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向上。

果妈寄语

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如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和优势,我们不能太过着急和武断,就像不同的花种有不同的花期,不开花的孩子说不定是一棵大树。

※ 作者简介:果妈,从事教育工作11年,家里有两个调皮娃娃。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