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杜宇、鳖灵建都立国之地,又是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孕育了、、、等历史名人。""、""、"郫县女红"并称为郫县工艺三绝。

1、望丛祠

望丛祠是为了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农耕,又教人务农,因此古时候四川人把杜宇视为农神,春耕要先祭杜宇。杜宇晚年,洪水为患,杜宇丞相"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即都江堰宝瓶口那座山)。杜宇把帝位给鳖灵,退隐,时在春天,蜀人思念他,便把子规鸟叫做,把山上春天开的第一种红花称为。行走在花木扶疏的小径上,感慨系之,望帝将一片赤诚之心赋予杜鹃的情节会不由得泛上心头。

2、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

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位于成都西面的郫都区安德镇,主要以食品饮料、川菜原辅料、调味品为主导产业,重点以"川菜味乡"、"郫县豆瓣"为品牌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中国人对食材的发掘可谓细致而独到,川菜便以其鲜、辣、麻、香而引起我们味蕾的狂欢。

3、唐昌镇

草市是唐代四川独特的经济现象,古唐昌是远通西域的必经之路,由于是要道,所以城镇集市贸易十分兴旺。草市的建立刺激了农村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唐昌地区商贸空前繁茂。

唐昌板鸭历史悠久,选料精良,配方考究,香味独特,具有色鲜味型的特点,型如琵琶,挽如玉盘,肥而不腻,离骨化渣,咸淡均匀,回味悠长。

大椿巷因历史上有一颗参天古树大椿树而得名,明时大椿巷曾为进士姚激宅院,后毁于1644年甲申之变。至清中叶,相继修建公馆,为崇宁名匠人杨前生叔侄设计修建。民国期间,崇宁县城共有45座公馆,其建筑风格均为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或中西合并风格,大椿巷公馆为其典型代表。

过去燕京有八景,杭州西湖有八景,苏州也有八景,崇宁县(唐昌旧名)虽小,但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同样也有八景供人游赏。"黉宫古桂、御井梅花、月照全塘、灵宝流沙、风洞烟霞、清江夜渡、竹林夜雨、晓寺闻钟"便成为崇宁的名片。

4、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精巧细密的针法在纤纤擢素手间来往自如,这种美俨然与内心的万种情思交相联结。

5、蜀地盆景

盆景通过精巧的构思而将自然之真与艺术之妙融合一处,表现出天然的蕴藉之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