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深远,敬意虔诚

踏入的那一刻

杂念尽除,潜心朝拜

乐昌庙宇系列:

1

白虎仙庙

据《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公告·千年石砦》载,白虎嶂古石砦位于黄圃东南面白虎嶂(如屏障的山峰),相距2.5公里。白虎嶂由焦溪山脉西行经分数支至把水坳,北支西行至龙王井、桑殿、鹤殿、起白虎嶂,在白富岭和合殿村南面。据清同治《乐昌县志·胜迹》载:“白虎嶂在黄圃塘村之背,列香炉峰之右,各相低昂。上各有石寨,两相犄角。相传唐末流贼滋扰,邑人康公名护者,曾为连州刺史,弃官归,倡建以护乡人。山立有康公庙,黄圃一乡祀之。”据《乐昌县志》载;“白虎砦与香炉峰(在乐昌市北部,黄圃、庆云、白石三镇交界处,海拔869.1米,由于山形似香炉,故得名)对峙,上各有石砦,互相犄角。”相传唐末流贼滋扰,邑人康护自连州刺史归故里,倡建此砦,以护乡人。而《乐昌县志》则载:“唐末之际,康护就在塘村的香炉峰、白虎峰上筑有二石寨。”山有康公庙,黄圃人至今祀之。白虎嶂上,唐末康护倡建的石砦,墙高2.8米,厚1.7米,砦门高4米,宽2米,两侧约有六、七百米的青石砌墙,包围白虎嶂山顶东、西、南三面,东北筑门。整个白虎嶂地势险峻,并以筑石墙围之,故又称白虎砦。

为祀康护七公(他在家中排行第七,乡人尊称他为“康护七公”“七公大王”,黄圃每家每户神榜内首行均写“本坊福主康护七公大王”),在(嶂北)建白虎仙庙。古代时,东边岭上的绅士、仁人、信士们,经常要参加位于塘村街尾的七公庙的祭祀活动,那时交通不便,来回都要爬山,由于路途遥远且极不好走,来回极其困难,很不方便,这样东边岭的人士提议在白虎嶂上建造一间祠庙,由于它建造在白虎砦内,所以取名为“白虎仙”。庙坐东南朝西北,门额镶“白虎仙”匾,方形,三开间,约100平方米,内木质神龛供康护七公等塑像,额悬“乡坊功臣”匾,配联:“康公人也神也总是为民,黎民古兮今兮仍然敬崇。”气韵深远,敬意虔诚。

庙由李木斤等管理,每逢初一、十五日均有黄圃、白石、两江等邻近信众来祈祷。正逐渐形成规模。

附近千人来朝拜。

2

感应祠

位于乐昌市坪石镇仁里村东北隅。

坐北朝南,黄氏建造的感应祠,从被香烟熏陶得黝黑的形容以及侧立门前的红砂岩质《重修路碑》《福有所归》(道光十六年立)等、“感应寺”匾,配门联:“八门尊士威风五湖,南岳圣帝感应四海。”神龛供五位神像,额书“神欢人乐”,配联:“神堂面前有求必应,奉劝世人行善则灵。”侧挂“佑我黎民”匾、“帝德广运”匾,可知乡民对其评价极高,膜拜有加。有人主持,为当地重要祭祀场所。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二次修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