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竟蜀漢的軍力有限,東吳的國力本身就要強於蜀漢,劉備贏得夷陵之戰之後,孫權肯定要讓出荊州的地盤,這時候劉備最好的選擇就是跟孫權再次和好。孫權也沒有必要逃跑,即使夷陵之戰孫權失敗,劉備充其量只能趁勢追擊奪取荊州,隨後還是要跟孫權議和。


孫權肯定不會選擇死戰,因爲孫權知道劉備只是想要拿回荊州,並沒有消滅自己的實力。孫權也沒有必要逃跑,即使夷陵之戰孫權失敗,劉備充其量只能趁勢追擊奪取荊州,隨後還是要跟孫權議和。要知道孫權的地盤不僅只有荊州,還有江東六郡和交州的地盤,這些地盤也足夠孫權“南面稱孤”了。

孫權和劉備的荊州衝突

孫權和劉備都有佔領荊州的打算,曹操南下奪取荊州之後,孫權通過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擊敗了曹操,劉備趁機奪取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並且通過“借”的形式,將孫權佔領的荊州地區一起收入囊中。


之後孫權屢次找劉備索要荊州,結果劉備始終賴賬不還,最終引發了孫權和劉備的第一次衝突。孫權和劉備發生衝突後,曹操對劉備虎視眈眈,劉備只能被迫割讓了兩個郡給孫權,才避免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局。

劉備爲什麼東征

在襄樊之戰時期,孫權趁着關羽帶兵進攻曹魏,一舉奪取了劉備佔領的全部荊州。荊州對劉備集團來說十分的重要,雖然劉備東征打的旗號是爲關羽報仇,但是劉備的真正目的不只是爲關羽報仇,最重要的還是要奪取荊州。


荊州對劉備集團尤爲重要,沒有了荊州的地盤,蜀國就是三國中最弱的國家,劉備一統天下的夢想根本無法實現。由於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劉備東征除了奪取荊州外,很難能夠擴大更多的戰果。

孫權和劉備都會點到爲止

孫權在夷陵之戰擊敗劉備後,並沒有讓吳軍趁勢追擊,一舉攻佔整個蜀漢,反而主動遭到劉備請求議和。孫權之所以會“得了便宜賣乖”,主要是因爲北方還有一個強大的曹魏虎視眈眈,如果孫權和劉備拼個你死我活,最高興的人肯定是曹丕。


假如贏得夷陵之戰的人是劉備,劉備也肯定會點到爲止。畢竟蜀漢的軍力有限,東吳的國力本身就要強於蜀漢,劉備贏得夷陵之戰之後,孫權肯定要讓出荊州的地盤,這時候劉備最好的選擇就是跟孫權再次和好。

總結

夷陵之戰並不是孫權和劉備你死我活的戰爭,而是孫權和劉備爭奪荊州的戰爭。因此不管夷陵之戰誰勝誰敗,孫權和劉備都不會因此滅亡。即使劉備能夠贏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孫權也不會死戰到底,畢竟孫權和劉備一旦拼個魚死網破,蜀漢和東吳都逃不過滅亡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