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究竟從何而來

電視劇《黑鏡》劇照

製作:撰文 | 苑天琪 製版 |羅歡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對當下的青少年來說,生活、社交和娛樂都已經打上了互聯網的強烈印記。社交網站上展示的生活,往往比現實生活有着更強的吸引力。對於這些"網絡原住民",社交網絡又將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呢?

近日,一項發表在《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期刊上的研究通過持續數年的跟蹤調查證實,對青少年而言,頻繁使用社交網絡會導致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同時,研究也揭示了網絡之外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種種因素。

半數以上青少年頻繁使用社交網絡

研究記錄了2013-2015年間近一萬名英國青少年的社交網絡使用情況。研究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觀察研究,跟蹤記錄了參與調查包括9年級(13-14歲)到11年級(15-16歲)的青少年網絡使用頻率、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和幾個關鍵的心理健康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幸福感和焦慮感。

研究者將每天使用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絡3次以上定義爲頻繁使用。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調查對象中有43%的男生和51%的女生每天頻繁使用社交網絡,到了2014年,男女生的數據分別上升到了51%和68%,到了2015年,則分別上升至69%和75%。

在我國,社交網絡也早已成爲了青少年的日常標配。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截至2014年7月,中國大陸社交網站用戶中10-19歲的青少年佔了33.8%。而一項針對國內青少年的研究顯示,除了基本的關係維持目的外,信息獲取、避免焦慮、娛樂消遣、情感支持等也是青少年使用社交網絡的主要動機。

心理困擾與社交網絡使用時長相關

研究人員通過健康問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的方式調查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結果顯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頻繁使用社交媒體都與心理困擾的發生相關。在女生羣體中,每天查看社交媒體的頻率越高,越有可能面臨心理困擾。2014年針對女性青少年的調查顯示,在每天多次查看社交網絡的人中,有28%出現了心理上的問題,而每週或更久查看一次社交網絡的女生中僅有20%產生了心理困擾。

2015年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則顯示,相比沒有頻繁使用社交軟件的青少年,在前幾年持續頻繁使用社交軟件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這一趨勢在女生中更爲明顯。長期頻繁使用社交軟件的女生認爲自己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更低,而焦慮水平則更高,男性青少年中則沒有發現此趨勢。

其他研究也證實了社交網絡使用和心理問題之間的相關性。例如,2016年由匹茲堡大學的Sidani等人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花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越多,就越可能出現進食和形體方面的焦慮。

焦慮, 抑鬱,霸凌,青少年心理問題從何而來?

在頻繁使用網絡的青少年中,焦慮和抑鬱是最常見的心理困擾。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大概可以歸爲比較、網絡霸凌和睡眠剝奪三個方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互聯網的地方就有鄙視鏈。我們通過社交網絡領略別人的生活,也同時進行着社會性比較。無處不在的比較之下,青少年可能發展出焦慮等不良情緒。

2018年,薩里大學Gibb進行了一項關於社交媒體與身體健康的研究,結果顯示,焦慮和抑鬱情緒與負面的網絡比較呈正相關,而且,相較年齡較大的參與者而言,年輕的參與者更多地提到自己產生了軀體症狀,如睡眠問題、體重變化、乏力和肌肉緊張等。可見,網絡比較不僅會影響心理健康,也會會實實在在地影響年輕人的身體狀況。

網絡霸凌是指個體或者羣體使用電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複性地傷害他人的行爲。在微博、貼吧等網絡平臺攻擊、辱罵他人等行爲,都屬於網絡霸凌。2014年國內一項研究顯示,在700餘名參與調查的中學生中,有38.9%的人經歷過網絡霸凌。比龐大的數量更可怕的是,網絡霸凌事件可被廣泛轉載傳播,因此可對被霸凌者產生持續、反覆的傷害。研究結果也表明,受到網絡霸凌的頻率與青少年的抑鬱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被霸凌的次數越多,抑鬱水平越高。

社交網絡還剝奪着青少年的睡眠時間。英國一項針對900名12-15歲青少年的研究顯示,他們當中有1/5稱自己"幾乎總是"半夜醒來並登陸社交賬號,這顯然會減少他們的睡眠時間,而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的行爲,導致情緒失控、成績下降、暴食等表現,還會加劇已有的抑鬱、焦慮、注意缺陷障礙等。

"戒網"非良策,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看上去,不讓熊孩子們使用社交網絡似乎就萬事大吉了。可是,當今時代,想把網絡從青少年的生活中剝離開來似乎不太現實。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在使用網絡的同時,又不被心理問題所困擾呢?

研究中發現男女生之間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存在差異:頻繁使用社交網絡的青少年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同齡男生更低,且女生更易受到網絡霸凌的影響。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使用社交網絡的頻率和習慣相似,這說明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除了網絡,還有其他因素。研究並未揭示是哪些因素導致了男女間的結果差別,但從研究結果來看,女生深夜查看社交網站的次數跟多,男生們則相對少些。另外,男性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網絡的同時還保留了較多的運動時間。這些結果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同樣是在使用社交網絡的情況下,保證睡眠時間和運動量,能減弱社交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同樣是面對網絡霸凌,如果被霸凌者在現實生活中有較好的支持系統,比如可信賴的父母、同伴,網絡霸凌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則會小得多。心理學認爲,人們評價和解釋事件的方式是導致壓力反應的原因,而社會支持可以影響人們對事件的解釋,緩衝潛在壓力性事件對個體身心狀況的消極影響。可以說,青少年在網絡世界遭遇的壓力與不快,是可以被現實中的溫暖化解的。

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社交網絡的積極作用。青少年渴望探索外界,重視友情,而社交網絡提供了更多和他人交流互動的機會,有時,他們也會在網上結識至交好友,發展新的支持系統。

由此可見,雖然頻繁使用社交網絡與青少年心理問題相關,但這並非導致心理問題的元兇,網絡霸凌和頻繁上網導致的睡眠和運動缺乏,纔是癥結所在。因此,對青少年而言,"禁網"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控制上網時間,確保足夠的睡眠與鍛鍊,在網上和現實中都試着交到幾個朋友——或許這纔是網絡時代青少年的健康良策。

推薦閱讀

自殘:一種隱祕的自我告白

想要減輕焦慮,先把肚裏的細菌喂開心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最新調查結果新鮮出爐,請查收!

爆肝美利堅: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健康警報

參考資料:

[1] Russell M Viner et al, Roles of cyberbullying, sleep,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mediat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use on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August 13, 2019, https://dx.doi.org/10.1016/ S2352-4642(19)30186-5.

[2] 胡陽, 範翠英, 張鳳娟, et al. 青少年網絡受欺負與抑鬱:壓力感與網絡社會支持的作用[C]// 心理學與創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0.

[3] 姜永志, 劉勇, 白曉麗. 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偏好及影響因素研究[J]. 教育學術月刊, 2017(1).

[4] Bridget Dibbb.Social media use and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health[J].Psychiatry,2019.5(1).

[5] 5 Ways Social Media Affects Teen Mental Health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