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巴中26歲女教師何某墜亡,家屬稱其生前遭丈夫家暴。面對外界的指責,丈夫接受了警方測謊證明清白。

女教師是不幸的,引起了大家的同情。人們自然地想到:這種不幸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因爲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幸福或者不幸福一定和別人有莫大的關係。

01 幸福靠自己創建

叔本華的父親是個富商,可惜在他17歲那年就去世了,留給青年叔本華一大筆遺產,使他過着經濟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墜亡女教師丈夫接受測謊:一個人的幸福取決於自己

叔本華認爲自己的性格跟父親很像,而自己的智慧則是繼承了母親。

他的母親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女人,她是那個時代社會最受歡迎的通俗小說家之一。

可是她脾氣暴躁,愛使性子,而她的丈夫過於務實而且不夠有情趣,因爲這些她和丈夫的關係不是那麼好。

丈夫去世後,她帶着叔本華搬了家。

母親過着交際花般的工作,長期遊離在不同的男人身邊。母親出於對自由愛情的嚮往,接受了別的男人的求愛。

叔本華堅決反對母親再婚。因此他與母親發生了很多爭執。

這些爭吵爲他研究女人的真理提供了局限性的素材。之後,他還曾用這些去推論哲學。

從他母親寫給他的信看,我們就能知道母子之間關係的惡劣程度:“你的性格讓人無法與你一起生活;你的優點因爲你過於嚴苛而顯得一文不值。”

母子二人決定分家。只有母親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他纔會去看看她,而且是以客人的身份。

因此,他們對彼此的尊重就像陌生人一樣,不再是原來來自家庭中的那些憎恨。

有一次,當大文豪歌德參加完叔本華母親家的宴會,並與小叔本華交流之後,情不自禁地向女主人誇道:“您的兒子日後一定會成爲一個偉人!”

沒想到這居然讓他們吵得更厲害。因爲,母親覺得一個家庭裏容不得兩雄並立。

最終,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中,母親把叔本華推下樓。

我們的哲學家自信地對自己的母親說,她一定會被後人知道,原因是因爲她生了一個偉大的兒子。

很快,他就離開了家,之後再沒有回來過。在他離開後,他的母親又活了24年。

缺乏家庭溫暖的叔本華在悲觀主義哲學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一個沒有擁有母愛甚至是被自己的母親憎恨的人,很難喜歡上這個世界。

不健全的性格、神經質的心靈、空虛憂鬱和無聊的生活,是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的真實生理原因。

事實上,這個世界既不順着我們也不逆着我們。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全看我們自己是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幸福取決於他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幸福不是在外界的環境中獲得的。願你我都能明白:幸福在於創建而不在於佔有。

02 幸福和智慧有關

學教育學的人一定聽說過杜威。

墜亡女教師丈夫接受測謊:一個人的幸福取決於自己

杜威最初引人矚目,是他在芝加哥教育學校的工作。

芝加哥大學之於杜威,既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夢結束的地方。在這一期間,他表露了自己思想中堅定的實驗主義傾向。

1894年,杜威應邀赴芝加哥大學擔任了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並出任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系的系主任,主要講授研究生課程。

杜威在研究中,他逐漸認識到,現時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小學的教育方法,是與兒童正常發展的心理學原理不相協調的,這激起了他創辦一所實驗學校的願望。

於是在相關人士的支持下,杜威創辦了“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

杜威懷揣着一腔熱忱一頭扎進了對教育改革的探索。

杜威創辦的這所學校,附設在大學內,是芝加哥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學校的經費主要依靠杜威的一些朋友和贊助人資助;辦學指導思想採用實用主義思想體系。

這所學校一經創辦,就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相關人士的大力支持。到1903年,該校已初具規模,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可以說杜威在實驗學校開辦以後,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實驗學校的實驗與研究之中。

可是好景不長, 1903年芝加哥大學校長嫌棄杜威思想激進而把實驗學校改爲僅供學生試教的實習學校,停止了改革實驗。

杜威憤而辭職,教育實驗完全終止。

在實驗學校存在的幾年中,杜威和他的同事試圖發展一種從幼兒園到大學的一貫制的學校體系,但實驗學校未能延伸至中等教育階段便中止了。

杜威與芝加哥大學的故事就此戛然而止——他的教育改革實驗之夢徹底破滅。

但是,杜威並沒有覺得自己不幸福。杜威曾說:“生活的目的,不是那個作爲最終目標的完善,而是逐漸完善,逐漸成熟和逐漸精美的永久過程。”是的,有時候結果並不完美,但是過程卻是幸福的。

如果我們缺乏智慧,那麼世界上的所有美德都拯救不了我們。如果我們缺乏智慧,那麼世界上的所有幸福都和我們無關。願你我都能具備智慧,這樣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幸福。

03 怎樣讓自己更幸福?

人是一種會思考的動物。

我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該抱着什麼態度面對這個世界?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哲學的根本問題。

很多人認爲,我們生活在一個很現實、講究效率的時代,哪裏還需要虛無縹緲的哲學呢?

事實上,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哲學。活着是一回事,但是要活得有意義是另外一回事。哲學就是圍繞“意義”問題而展開的。

人生就像航海,如果沒有指南針,就不知道自己往哪裏走。

哲學就扮演着指南針的角色,我們可以向別人借這樣的指南針,比如從《哲學的故事》中借鑑這些偉大的哲學家的見解。

有的人覺得高考沒考好,或是填志願的時候選錯了專業,就好像一輩子沒希望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許多高考失敗的人到最後還是成功了。

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對人生的經驗做全面的反省,藉此有所改善。如此一來,才能夠在面臨挫折時,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

如果有人問你,學了哲學之後有什麼用,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你可以這樣回答:哲學不能烘麪包,但是能使麪包增加甜味。其實,人生就是買麪包、烘麪包、喫麪包的過程。可是如果想要麪包好喫,我們就需要調味的蜂蜜,而那蜂蜜就是哲學。

好的哲學就是甜美的蜂蜜,足以使人生更幸福,並且是不論任何一種人生,都會因而變得回味無窮。

哲學的原意是愛好智慧,這是一個開放心胸、尋求真理、印證價值的過程。

只要保持這種態度,那麼人生任何遭遇都將展示其深刻的意義。

人的本質在於心靈世界。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

人生處處皆哲學。它像人生的指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裏走。

也許,懂一點哲學,你會更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