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N-22日炙式”反艦導彈雖然是一款30年前的武器了,但“航母殺手”的威名絲毫不減。相比於艦對艦導彈那碩大的身形,飛機想要直接擊沉軍艦並不是一件看上去很容易的事情。即使阿根廷將英艦“謝菲爾德”號一發入魂。

作爲海防需求更甚的俄羅斯,一直在致力打造完整的空中反艦體系,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幾款俄製現役空載型反艦導彈。

一、Kh-31系列反艦導彈

俄羅斯對標美國的“魚叉”亞音速反艦導彈,研製了自己的“魚叉”——Kh- 31導彈。這是一款採用衝壓方式推進的超音速導彈。由於速度達到了每秒鐘1公里的高速,因而具備很強的突防力。


導彈全重610公斤,彈頭重約90公斤,發射高度100米到15公里之間,最大射程50到70公里。

根據俄羅斯媒體公佈的數據,Kh- 31A是基本型的增程版,彈重增加爲715公斤,彈頭重量達到110公斤,長度也進行加強,增至5.34米。諸多擴容的背後是增程版導彈的射程突破了100公里的界限,達到了120公里以上,可以在4到5級海況中使用。

導彈增加了射程之後,製造商星辰設計局又推出了安裝了慣性制導彈頭的Kh-31 AD,以加強遠距攻擊精度。除作戰性能外,導彈使用壽命也是Kh-31AD的改良重點。掛飛時數從35小時提升至70小時,起降次數由10次提升至15次,儲存壽限達8年。這等於減輕了後勤壓力,爲Kh- 31系列導彈的外銷創造了有利條件。

Kh-31AD的出現,讓Kh-31A的性能優勢得以充分發揮,Kh-31A雖然擁有超音速導彈令敵方難以反制的優點,但射程僅有50到70公里,僅爲美國“魚叉”等級亞音速反艦導彈的一半左右。使得搭載導彈的飛機在發動攻擊時往往面臨着諸多危險,變相降低了超音速的優勢。


Kh-31AD的射程已經與“魚叉”相當,因此飛機可以從容在對方防禦體系邊緣處發動攻擊,這樣Kh-31AD反艦導彈的優點便完全顯現出來了。

對於這款導彈,去年還爆出了一則醜聞。烏克蘭反間諜組織抓獲了兩名伊朗間諜,後者的轎車裏發現了Kh-31的前半段。包括導引頭和戰鬥部,此外還有大量的技術手冊。

要命的是車裏只有導彈前半段。因爲導彈技術含量最高的後半段,也就是包含衝壓發動機的部分,根本不在車裏。那麼導彈後半部分是已經被伊朗人弄回國內呢,還是壓根沒有搞到手,我們都無從得知。


烏克蘭並未以“間諜罪”將二人逮捕,而是以他們違反了聯合國禁止伊朗採購軍火的相關禁令,將其驅逐出境。這背後究竟有什麼祕密,我們同樣無從得知了。

二、Kh-59 MK反艦飛彈

通過介紹可以得知,Kh-31導彈的基本版研製時間較早,最初甚至都不具備慣性制導能力。幾乎在同時期,杜加設計局推出了擁有視頻制導能力的Kh-59系列導彈。

Kh-59M視頻制導導彈既可以打擊固定的陸上目標,也能夠攻擊已知座標的水上目標。是在Kh-59的基礎上將動力系統改爲渦噴發動機,使其射程增加到115公里,處於絕大多數防空導彈的防禦射程之外。

蘇30更新到蘇30MKK後,爲了加強後者的攻擊能力,杜加設計局將Kh-59M換裝了主動雷達導引頭,型號爲Kh- 59 MK。Kh- 59 MK的雷達攻擊範圍大幅提高,最大射程近300公里,發射高度200到11000米,巡航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1500公里,最低巡航高度10米。


Kh-59MK與之前的Kh- 59M的兩大差別,在於發動機推力與效率提高。Kh-59MK與前者相比外形形同,但性能翻天覆地般增強。杜加設計局以此爲基礎又衍生出Kh-59MK2對地攻擊導彈。

三、Yakhont超音速反艦飛彈

Yakhont“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是採用類似米格21機首進氣方式的衝壓動力反艦導彈。初期以固體火箭加速至2馬赫後啓動液體燃料衝壓引擎,之後以2.5馬赫的速度巡航。


導彈彈頭重300公斤,一枚就可以摧毀驅逐艦級目標。採用高、低彈道方式進攻,巡航時高度在15000米左右,末端降至5到15米,射程達到300公里。如果採用5米低空突襲的時候射程爲120公里。

印度在2003年的時候進行了多次測試,屢次命中290公里外的目標。被擊中的靶船並不是被擊沉,而是直接被摧毀成“下沉的廢墟”,因而被印度人奉爲神明,譽爲千里之外能打中牛的眼睛。

Yakhont屬於蘇27的御用反艦導彈,由於彈體較重,飛機一次只能掛載1枚,而且還需要專門的掛架。不過俄羅斯計劃對蘇27進行新一輪的飛行控制系統升級,未來掛載數量有可能提升到3枚。

四、3M-54AE末端超音速反艦飛彈

3M-54AE是“俱樂部”系列導彈的成員之一,屬於3M-54E雙速制反艦導彈的空射型。發射重1950 公斤,彈頭重200 公斤,發射高度500到11000米,能以每秒鐘180的速度在20米高的高度巡航。


在攻擊距離僅剩20公里的末端,3M-54AE鎖敵後,可將導彈帶回到5米的高度,以700米/秒(2.35馬赫)的速度衝刺。

這款導彈最大的特色一則是射程達到300公里,處於現役任何艦載防空導彈的射程外。二則是擁有雙速制。所謂的“雙速制”就是導彈在巡航段採用渦扇、渦噴動力,進行亞音速超低空飛行接近目標區域,然後到了末端階段就將後半段動力脫落,並使用火箭發動機攜帶戰鬥部與末制導系統,以3馬赫極速衝向敵艦的突防模式。簡單點說,就是具備了很強的突然性和突防成功率。

3M-54末端超音速反艦飛彈採用ARGS-54主動雷達導引頭,能鎖定65 公里外的目標。由於末端採用超音速衝刺,其雷達罩還採用陶瓷材料製成以耐受高速下的高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