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救101”轮的驾驶台里,数量繁多的拉杆和按钮镶嵌在操控台上,大大小小的屏幕和仪表盘穿插其间,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这对于43岁的徐卫国来说,这些复杂的仪器和数据都是工作里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徐卫国是东海救助局救助船队船长,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与他的团队拯救了逾万名海上遇险人员,挽救了数百亿元船舶资产。他说,能在危险中多救一个人、多帮一个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是神圣的职责。

刚入行时想过“不干了”

“我的舅舅是救捞局的潜水员,当时舅舅告诉我,救捞船会经常在码头待命,方便我照顾家里,另外还有出国机会,我一听就心动了。”当时,还在在上海水产学校(现上海科技管理学校)航海驾驶专业读中专,20岁时,上海救捞局第一次去他就读的学校招人,徐卫国怀着非常朴实的想法,就这样成为了救捞局的一员。

刚刚入行的徐卫国晕船非常严重,“有一次晕得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想着上岸就不干了”。

虽然备受折磨,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其实那时的徐卫国对救捞还没有特别具体的概念,直到1995年福建一艘渔船的沉没,让他真正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那天我们接到搜救中心的消息,说有艘渔船出事了。”他回忆,等到找到那艘渔船时,遇险人员已经全部死亡,最后只捞出几具被海水泡得浮肿的遗体。见到这一幕,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脑中迸发:“救人,就该救活的。”

10级大风下拖离遇险船

2007年5月,经过10多年海上历练的徐卫国正式成为了一名船长。成为船长后,他每年至少有280天在海上,东海海域的重大救助和保障任务都有他的身影。

在徐卫国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救援经历让他印象深刻。2016年3月8日,受寒潮影响,东海辖区海况不断恶化,风力达到9级到10级。一艘装载24000吨煤炭的散货船“金海西”轮主机发生故障,在长江口发生走锚,不断靠近海底沉船和中日海底光缆。徐卫国临危受命,带领“东海救117”轮全体船员前去施救。因为风浪大,救助船和“金海西”之间的距离很难保持稳定,为了能够成功连上缆绳,徐卫国愣是把船距控制在10到20米之间,并坚持了一个小时,终于在离海底光缆还有0.5海里之时,成功将遇险船拖救到安全水域。

还有一次,2018年1月6日20时许,“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轮全船失火,“长峰水晶”轮失控打转,随时有产生二次碰撞的危险。面对一直逆时针打转的“长峰水晶”,徐卫国迅速判断其旋转周期,发现在顶风时轮船转速会降低一些,有三分钟时间能让救助队员进行救援。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徐卫国冷静操纵救助船,使其与遇险货轮旋转路径保持一致,这才把“长峰水晶”控制住。

“虽然我们遇到的大多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我们还是靠着团队协作坚持了下来,我觉得能多坚持一秒,说不定就能多救一个人。”徐卫国这样说道。

言传身教培养后备人才

“团队协作”是徐卫国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在他看来,每一次救援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船上所有兄弟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因此,他特别注重培养青年船员的敬业精神和技术,在船舶驾驶实践中,他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这些年,经他带教,5名船员成为救助船长,20多名船员成为救助骨干和岗位尖兵。

他和船员们一起建立的“徐卫国海上救助创新工作室”,在2016年6月荣获了上海市总工会“第6批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工作室成立以来,围绕救助船舶的科学管理、海上救助技术应用等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申报了1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撰写了8篇技术论文。此外,工作室还带训了4名船长,12名驾驶员,4名水手长。

对于船上的年轻人,徐卫国不忘提醒:“选择救助就选择了寂寞和危险,也不可能得到很丰厚的报酬,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把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做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