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838元,增長8.7%,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57.0%。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海地區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爲18704元,同比增長8.3%,北京則以17069元緊跟上海步伐,兩地同比增幅均爲8.3%。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1個省份2019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以18704元奪得全國第一名,北京緊隨其後共有9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個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萬元。

9省份超平均線

7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

國家統計局陸續公佈2019年一季度全國及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849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6.8%。

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493元這一平均水平。上述9個省份依序分別爲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山東和遼寧。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有捐表示,一季度居民收入繼續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王有捐指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實際增長6.8%,實際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上海奪得居民收入榜第一名

西部省份排名較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海地區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爲18704元,同比增長8.3%,北京則以17069元緊跟上海步伐,兩地同比增幅均爲8.3%。

榜單最後幾位多爲西部省份,儘管人均收入水平較低,西部省份同比增速則普遍較高。31個省份中同比增速超過10%的地區有兩個位於西部,甘肅、雲南、青海等地同比增速也均超過9%。

工資性收入佔絕對比重

政策定調穩就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838元,增長8.7%,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57.0%

從數據來看,工資性收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佔據絕對比重,高於其他三種收入來源所佔比重之和。而今年以來,政策層面也不止一次爲就業相關問題發聲。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就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工作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個稅改革累計減稅1686億元,人均減稅855元

小編的內心活動...

END

編輯 秦薔 小魚兒

(文字來源中新經緯,侵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