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消息稱中學歷史教材裏有關張衡和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了,一時間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這是繼魯迅的文章被從中學語文教材中刪減之後再次爆出教材刪動的消息,這一次的刪動讓很多人重新審視了歷史。

張衡,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實際上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地動儀是一位名叫王振鐸的人根據古書的描述,再結合英國科學家的地震理論給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中國考古史上從未發現候風地動儀的真實文物。而且王振鐸所創造出來的地動儀也並不能夠預測地震的發生,卻被當作是原物被放進了教材裏面。

候風地動儀

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認知裏面,有很多東西都是出現差錯的,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同樣的,司南也是出自王振鐸之手,歷史上並無實物被發現。現在我們看到的司南是一根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湯匙放在羅盤上,實際上它並沒有指南針的作用。如果非要讓它有指南的作用,就必須得給它繞上電磁線圈充磁。

司南

這裏小編必須要澄清一下,並不是說歷史上不存在司南,而是中學歷史書上所看到的司南很大可能不是真正的司南。稍微學過物理知識的人都會知道,磁石和南北極的排斥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只有把磁石做得像指南針那樣小它纔會轉動。把磁石做成一個湯匙這麼大,光是它自己的重量就不知道是多少了,還企圖讓它和南北極的磁場互相作用起來?

地球磁場

中國歷史上關於指南針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因此一般都認爲中國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指南。但是必須要指出來的是,世界上各個地區都能夠發現磁石的指南現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給每個文明足夠的時間,我相信他們也是能夠發現這一現象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