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毛岸英犧牲的那一年才28歲,歷史無法假設,沒有人知道如果他沒有犧牲會如何發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毛岸英一定會是“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中的優秀一員,因爲,作爲戰士,他不會背叛自己的統帥,作爲學生,他不會背叛自己的導師,作爲兒子,他更不會背叛自己的父親!

在這個充滿背叛的年代,忠誠是多麼的可貴啊!

68年前的今天,毛岸英長眠在了朝鮮。當年,在得知楊開慧犧牲的噩耗後,毛澤東曾悲痛的寫下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八個字。可想而知,當毛岸英犧牲後,情感細膩內心溫柔的毛澤東只會更加痛苦,對於楊開慧,起碼,毛澤東曾給過她這個世界上對她來說最爲美麗的愛情,就像霞姑自己所說的那樣“沒想到我竟有這樣的幸運,能夠得到潤之的愛情”,可是對毛岸英呢?毛澤東給過他什麼?

在毛岸英還很小的時候,毛澤東就離開了他。在母親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的童年不得不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甚至還一度流落街頭,忍飢挨餓,受盡白眼,嚐盡人情冷暖。這種堪稱悽慘的生活直到1936年前往莫斯科後纔算告一段落。

等到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歸國,他已經在異國他鄉生活戰鬥了整整十年,昔日的瘦弱少年已成長爲偉岸青年,然而,他那一向對他要求嚴格的父親並沒有因爲他在蘇聯參加過衛國戰爭上過戰場立過戰功就將他安排在部隊,而是讓他去“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這一“補”就“補”了好多年,搞土改、搞宣傳、搞文祕……甚至在他自己的父親成爲新中國的偉大領袖後,毛岸英也依然沒能離開他的“勞動大學”。

毛澤東對身邊的人要求一向是非常嚴格的,對毛岸英就更是嚴上加嚴,甚至毛澤東還“不近人情”地嚴禁毛岸英在人前提到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儘管毛岸英已經很自覺的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了。毛澤東的告誡就像鞭子一樣時刻警醒着他,鞭笞着他——“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子女”,“工作了,對同志們說時,不要把我掛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努力,去奮鬥”。

當我們翻開歷史,重新回顧毛岸英的一生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毛澤東除了給了毛岸英生命,真的幾乎什麼都沒有給過毛岸英,最後卻又因爲毛澤東同意毛岸英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毛岸英又將最寶貴的生命還給了他的父親。作爲烈士,毛岸英的血是爲中國而流,爲中國人民而流的,作爲兒子,毛岸英的血同樣也是爲他父親而流的,因爲他的父親是偉大領袖,偉大領袖意味着偉大責任更意味着偉大的犧牲……

爲了新中國,毛澤東所付出的犧牲是有目共睹的,而這種犧牲並不僅僅體現在一輩子艱苦樸素,連紅燒肉都捨不得多喫一口,更因爲毛澤東犧牲了那一切對他來說最爲寶貴的:他的妻子、他的兒子……

毛岸英的犧牲,對毛澤東來說意味着失去了他的長子,那個他虧欠了一生的長子。儘管如此,在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毛澤東只有一聲長嘆:誰讓他是毛澤東的毛澤東的兒子呢?這一聲長嘆,掩蓋了多少心酸,多少痛楚,多少眼淚?當劉思齊“興師問罪”找毛澤東“要人”的時候,低頭不語的毛澤東只是默默的抽菸,世人知道的只有周恩來的那句:“孩子,別說了,你父親的手已經冰涼了……”

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這份苦,無從訴說、無可宣泄,這份苦,老人在心裏一藏就藏了26年!直到1990年,工作人員整理老人遺物時才發現,老人竟然瞞着所有人,一直默默地珍藏着毛岸英的遺物——兩件棉衣、一雙襪子、一頂軍帽和一條毛巾。

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轉自微信公衆號:林愛玥】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