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歷史劇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好看的歷史劇卻越來越少,尤其是70後、80後更加認爲歷史劇比都市言情劇更有營養,說到歷史劇,必提到《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將《大明王朝1566》作爲第一歷史劇,但是隨着這兩部劇被觀衆反覆觀看後,有不少人認爲《走向共和》更稱得上第一歷史劇。

本人看完《走向共和》之後,也認爲《走向共和》比《大明王朝1566》更能稱之爲第一歷史劇,具體原因如下。《走向共和》將人物描述的更合乎現實。
光是描述清朝的歷史劇有《乾隆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優秀的歷史劇,但是《走向共和》對於人物的描述顯然要比其他歷史劇更加接地氣,完全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並根據歷史情況來描述情節,在細節方面比大明王朝描述的更合乎現實,也更易懂,不像大明王朝1566那樣雲裏霧裏。

其中將李鴻章的刻畫尤其接地氣,很客觀的站在歷史的角度來描述李鴻章,一方面將李鴻章逢迎慈禧太后不折不扣的表現出來,另一方面也將李鴻章作爲北洋水師統帥的無奈也表現的淋漓盡致,面對內憂外患,政敵鬥爭的李鴻章在沒落的清王朝中按照自己的行事原則縱橫捭闔。劇情看點更多
與《大明王朝1566》相比,《走向共和》的看點也更多,前者主要是以“改稻爲桑”背景下的嚴嵩、嚴世蕃爲代表的嚴黨與海瑞鬥智鬥勇的情節,基本所有劇情都以此爲主線,因此劇情相對單調。

《走向共和》則從以李鴻章、張之洞等人辦洋務開始,其中涉及到張李矛盾,日本和大清朝之間的較量,康有爲等人與朝廷較量、袁世凱與朝廷較量、革命黨人救國圖強等等一系列清末歷史,因此無論是從細節、可看性、看點等方面,《走向共和》比《大明王朝》1566更爲精彩。

但是不可否認《大明王朝1566》也是少有的頂尖歷史劇,與《走向共和》同稱歷史劇“雙雄”一點不爲過,這樣的歷史劇越來越少,希望大家好好觀看、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