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年代,特别是前期,人才辈出,智慧与武力并存,但是到了后期,那些出名的基本死了死老的老,就没有那么出彩了,最后轮到司马家一统,也是让人诧异。相信很多人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司马家当时兵力并不是很多,为什么没有激起曹魏势力的反弹。


这个问题就要从头说起了,相信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汉朝时期并没有科举制度,当时的人才选拔基本都是靠关系——推举孝廉,这个孝廉并不是说你长得帅或者特别有才就可以,前提是必须你是个士,而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基本都是世家,像十八路诸侯里,袁绍也不是最强的,就是因为他的家世。

而曹操的家族呢,名声并不是很好,像他爸爸最开始都是认了宦官做便宜爹给他谋了个职位,这样的名声自然是吸引不了那些自命清高的世家,既然没有世家的支持,曹操为了自己的统治只能招募一些寒士——不论门第,唯才是举,这样的制度一出现,自然大大的削弱了那些门阀的势力。


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雄才大略铁腕手段那些世家自然不敢调皮,但是继任者曹丕当政的时候就开始反扑了,然后就有了那著名的“九品中正制”的出现,这个制度等于是给人划分了等级,变相的把一些权力还给了世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制度提出来的人是陈群,但是他自己并不是士族,反正是下面几品的人,不过是由他担任的中正官。


司马家呢,那是妥妥的世家了,项羽之前夺了天下分封诸侯,有个叫司马印就是他祖先,换句话说,他们家本来是跟老刘家平起平坐的。等到司马懿夺取政权以后,把那个中正官从像陈群那样的寒门手里交给了世家,这个中正官就是决定最后批不批准任命官员的人,也即是说,司马这一行为就是变相的恢复了之前的孝廉,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喜欢曹魏的文官和世家没做什么反应就很正常了,毕竟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