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海戰鬥艦可能是世界上最“彆扭”的一種海上裝備了,這一種戰艦噸位與護衛艦沒啥區別,卻在犧牲了火力的同時擁有了其他水面戰艦不具備的高速性能,這使得它和大多數國家對主力戰艦的要求大相徑庭。說穿了,在進行升級改造前,瀕海戰鬥艦不過是把高速巡邏艦、獵掃雷艦、反潛護衛艦的用途集中到同一艘戰艦上罷了,這種設計的思想特超前,但是成本也一樣“超前”,而且沒有強大的體系支持根本沒辦法發揮作用。這一種設計思路過於特立獨行的戰艦,當然只能夠在美國海軍當中纔有用武之地。

1.BMPT戰鬥支援車

俄羅斯陸軍在車臣戰爭當中喫盡了巷戰的苦頭,戰後俄軍方總結了經驗教訓,覺得需要一種可以伴隨步兵與裝甲兵協同作戰、具有強大火力支援能力的戰車來對抗無處不在的火力點等等目標。這種情況之下,集合了小口徑機炮、反坦克導彈、榴彈發射器等一些武器系統、並具有不錯的防護能力、以T-90主戰坦克底盤作爲基礎設計的BMPT戰鬥支援車應運而生,應該講這種武器特別符合俄羅斯陸軍的要求。但因爲技術不斷的發展,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的武器系統也在不斷的更新,結果使得BMPT的作戰能力基本上可以依靠坦克和步兵戰車協同完成。

2.“蒼龍”級常規攻擊潛艇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柴電動力攻擊型潛艇,“蒼龍”級在設計指標上面不能說不優秀,起碼比起同類型的中國039B型於法國“鮋魚”整體水平不落下風。但問題是,因爲日本海上自衛隊要求“蒼龍”級具有和攻擊型核潛艇抗衡的作戰能力,“蒼龍”級水下排水量高達了4200噸,這樣的的噸位對其他國家實在是用不上,對於真正需要攻擊型核潛艇的國家又明顯的不足。一份大一份貴,自然而然“蒼龍”級的造價也絕不是其他常規潛艇能夠比得了的,再加上日本武器一貫具有價格過高的傳統,能有海外客戶就邪了。

3.安-70運輸機

如果說有哪一款先進裝備是被生產能力坑了,那安-70一定會榜上有名。這種中型運輸機在設計上幾乎沒有什麼問題、定位與設計指標也很明確,用於替代目前已老化且運力不足的C-130系列與安-12系列非常合適。然而,這以種運輸機就是沒有哪一個國家敢買——因爲烏克蘭國內局勢幾年來一直都不穩定,安-70的設計生產方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也受到波及,不但影響了生產新型飛機的能力甚至連技術人才都跑了很多,根本沒辦法保證安-70的穩定生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