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知宋教仁被谋杀的消息后,孙中山十分震惊震怒,四天后,也就是3月24日便从日本匆匆回国,并马上在上海召集会议,主张讨伐袁世凯,发起了著名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前,北洋军阀、立宪派和革命派三种政治势力的并存和争斗,实际上是两大阵营,即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革命阵营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阵营的对峙。

讲正史野史,说历史;谈奇事怪事,讲故事。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音频历史栏目《胡子说史》。

上周的“胡子说史”咱讲了宋教仁先生被袁世凯主使暗杀的一桩公案。有听众可能要问,宋教仁先生被谋杀时,孙中山先生干嘛去了?

这期呀,咱就聊聊这件事。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先生被谋杀之时,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得知宋教仁被谋杀的消息后,孙中山十分震惊震怒,四天后,也就是3月24日便从日本匆匆回国,并马上在上海召集会议,主张讨伐袁世凯,发起了著名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虽轰轰烈烈,但遭到袁世凯的镇压,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

那么,“二次革命”为什么会很快就失败了?我们还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起。


(袁世凯)


(1913年3月24日孙中山先生回国组织二次革命)

孙中山主张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以后,革命党内部意见并不统一,黄兴等部分领导人倾向使用和平手法,从法律方面进行抗争。内部意见不统一构成为这次革命失败的隐患之一。

发觉革命党人要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自己,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借款合约,打算扩充军队,为镇压革命做准备。

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革命党人之争。6月,袁世凯先是免除了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又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

从当时的三种势力对比来看,“二次革命”的胜算就不大。

辛亥革命后至二次革命前,中国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三种相互抗衡的势力,即北洋军阀、立宪派和革命派势力。


(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势力最强)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社会基础是地主、买办阶级,实力最强。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强化独裁统治,积极扩编北洋军事武装,手下有新式陆军12个师另16个混成旅,约计22万人。再加上旧巡防营军和张作霖等军队共约计30多万人。


(梁启超代表的立宪派属于中间势力)

立宪派的主要是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是梁启超。这派势力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右翼,属于中间势力。


(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实力最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力量最薄弱,也没有统一领导全国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对派势力。

二次革命前,北洋军阀、立宪派和革命派三种政治势力的并存和争斗,实际上是两大阵营,即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革命阵营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阵营的对峙。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际上也把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同盟会阵营给骗了。

袁世凯为了麻痹同盟会,对同盟会实施大力安抚举措。任命的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内阁部长半数是同盟会会员。1912年8至9月间,袁世凯邀请孙中山、黄兴赴京,共商国计,8月24日孙中山到达北京时,袁世凯以相似于国家元首的规格隆重接待。

袁世凯还答应了孙中山提出的修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委任孙中山全国铁路督办之头衔。袁世凯在黄兴北上的途中,就颁令授予黄兴陆军上将的军衔。

另外,袁世凯也假意支持民主,一时间,民主的气氛较为浓厚。几百个社团、几十个党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同盟会于1912年3月宣布为公开政党,8月改组为国民党。甚至象陈翼龙那些攻击袁世凯政府的社会党人,也可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据统计,至二次革命前,全国报纸总数达5000种,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不仅拥袁的报刊,而且反袁的报刊也都可以公开出版发行。

在袁世凯反革命的真面目暴露后,各地革命党人开始纷纷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二次革命号召。

1913年7月12日,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紧接着,江苏宣布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福建许崇智、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独立”。


(革命军浴血奋战)

1913年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会战失利,退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果。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13日,拥袁桂军攻占广州之后又占领南昌。9月1日,张勋率武卫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出袁世凯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之后,袁世凯以“叛乱”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并驱逐国会内国民党籍议员。国会由于人数不足而无法运作,不久即被解散。袁世凯从此成为寡头总统,并于数年后复辟称帝。

二次革命的失败是民国史上一个不幸的开端。国民党联合资产阶级,并且没有兵权,政治基础不牢,武装力量薄弱,内部意见不统一等是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而且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他们冷冷清清,各自为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二次革命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好啦,今天的胡子说史咱就聊到这里,欢迎留言评论,谢谢您的收听和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作者/主播翟恒水

后期剪辑 胡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