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知宋教仁被謀殺的消息後,孫中山十分震驚震怒,四天後,也就是3月24日便從日本匆匆回國,並馬上在上海召集會議,主張討伐袁世凱,發起了著名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前,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三種政治勢力的並存和爭鬥,實際上是兩大陣營,即以袁世凱爲代表的反革命陣營和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陣營的對峙。

講正史野史,說歷史;談奇事怪事,講故事。聽衆朋友們大家好!這裏是音頻歷史欄目《鬍子說史》。

上週的“鬍子說史”咱講了宋教仁先生被袁世凱主使暗殺的一樁公案。有聽衆可能要問,宋教仁先生被謀殺時,孫中山先生幹嘛去了?

這期呀,咱就聊聊這件事。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先生被謀殺之時,孫中山先生正在日本。得知宋教仁被謀殺的消息後,孫中山十分震驚震怒,四天後,也就是3月24日便從日本匆匆回國,並馬上在上海召集會議,主張討伐袁世凱,發起了著名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雖轟轟烈烈,但遭到袁世凱的鎮壓,很快就以失敗而告終。

那麼,“二次革命”爲什麼會很快就失敗了?我們還得從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起。


(袁世凱)


(1913年3月24日孫中山先生回國組織二次革命)

孫中山主張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以後,革命黨內部意見並不統一,黃興等部分領導人傾向使用和平手法,從法律方面進行抗爭。內部意見不統一構成爲這次革命失敗的隱患之一。

發覺革命黨人要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自己,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簽訂借款合約,打算擴充軍隊,爲鎮壓革命做準備。

5月初,國民黨員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電反對貸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革命黨人之爭。6月,袁世凱先是免除了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職務,之後又派北洋軍第六師李純部進入江西。

從當時的三種勢力對比來看,“二次革命”的勝算就不大。

辛亥革命後至二次革命前,中國政治舞臺上存在着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即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勢力。


(當時袁世凱的北洋軍閥勢力最強)

以袁世凱爲代表的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是地主、買辦階級,實力最強。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之後,強化獨裁統治,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手下有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隊共約計30多萬人。


(梁啓超代表的立憲派屬於中間勢力)

立憲派的主要是轉化爲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是梁啓超。這派勢力是中國資產階級的右翼,屬於中間勢力。


(當時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派實力最弱)

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派力量最薄弱,也沒有統一領導全國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對派勢力。

二次革命前,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三種政治勢力的並存和爭鬥,實際上是兩大陣營,即以袁世凱爲代表的反革命陣營和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陣營的對峙。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實際上也把以孫中山、黃興爲代表的同盟會陣營給騙了。

袁世凱爲了麻痹同盟會,對同盟會實施大力安撫舉措。任命的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加入了同盟會,內閣部長半數是同盟會會員。1912年8至9月間,袁世凱邀請孫中山、黃興赴京,共商國計,8月24日孫中山到達北京時,袁世凱以相似於國家元首的規格隆重接待。

袁世凱還答應了孫中山提出的修建20萬里鐵路的計劃,委任孫中山全國鐵路督辦之頭銜。袁世凱在黃興北上的途中,就頒令授予黃興陸軍上將的軍銜。

另外,袁世凱也假意支持民主,一時間,民主的氣氛較爲濃厚。幾百個社團、幾十個黨派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同盟會於1912年3月宣佈爲公開政黨,8月改組爲國民黨。甚至象陳翼龍那些攻擊袁世凱政府的社會黨人,也可公開表達自己的主張。據統計,至二次革命前,全國報紙總數達5000種,銷售數量達4200萬份。不僅擁袁的報刊,而且反袁的報刊也都可以公開出版發行。

在袁世凱反革命的真面目暴露後,各地革命黨人開始紛紛響應孫中山先生的二次革命號召。

1913年7月12日,被免職的李烈鈞在孫中山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佈江西獨立,並發表電告討袁。緊接着,江蘇宣佈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爲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逃遁上海。隨後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福建許崇智、四川熊克武亦宣佈獨立。7月18日,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佈“廣東獨立”。


(革命軍浴血奮戰)

1913年7月22日,江蘇討袁軍在徐州地區與馮國璋北洋第二軍會戰失利,退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討袁軍屢攻江南製造局未果。指揮部被上海租界當局解散。7月28日,黃興看到大局無望,遂出走,討袁軍全局動搖。

8月13日,擁袁桂軍攻佔廣州之後又佔領南昌。9月1日,張勳率武衛軍攻克南京,各地宣佈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二次革命失敗後,1913年10月6日,國會選出袁世凱爲第一任正式大總統。之後,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並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國會由於人數不足而無法運作,不久即被解散。袁世凱從此成爲寡頭總統,並於數年後復辟稱帝。

二次革命的失敗是民國史上一個不幸的開端。國民黨聯合資產階級,並且沒有兵權,政治基礎不牢,武裝力量薄弱,內部意見不統一等是二次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二次革命”的領導者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羣衆參加,而且倉促上陣的討袁軍,缺乏戰略計劃和統一指揮,他們冷冷清清,各自爲戰,甚至連多數國民黨議員都還在北京留戀議席,在這種情況下,二次革命失敗也就成爲必然。

好啦,今天的鬍子說史咱就聊到這裏,歡迎留言評論,謝謝您的收聽和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作者/主播翟恆水

後期剪輯 胡泉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