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卷,(唐)白居易,宋刻本。(3)【《孟東野文集》,(唐)孟郊,宋刻本。

《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講》摘要

加爲有圖版者。

第一講 北京圖書館善本藏書的基本情況

北京圖書館繼承宋以來宮廷藏書。

元代:翰林國史院官書。

清末:內閣大庫(學部圖書館),後改稱京師圖書館。

【《文苑英華》一千卷,存一百三十卷,(宋)李昉,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1)緝熙殿書籍印、內府文璽、御府圖書(南宋宮廷藏書印)(2)蝴蝶裝景定元年十月某日 裝背臣王潤照管訖。】

宋代印章用蜜印,不用印油。

1.《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甲庫,宋元明刻本、明清抄本書。除從內閣大庫接收外,尚有歸安姚覲元藏書(“歸安姚氏咫進齋藏書”印),南陵徐乃昌藏書。

【《玉臺新詠》十卷,(南朝陳)徐陵,民國十一年徐乃昌影刻明寒山趙氏小宛堂本。每書最後一葉註明南陵徐乃昌刻。】

2.《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乙編》、《善本書目乙編續目》(趙錄綽編):乙庫,清刻本、清人著述。

(1)方誌:複本曾贈送南京圖書館。

【《(康熙)順天府志》八卷,(清)張吉午,清康熙抄本】

(2)賦役全書:順治、康熙時期。

【《直隸真定府賦役全書》三十三卷,(清)王弘祚等,清順治刻本】

(3)昇平署戲曲資料:勸善金科(目連救母),鼎峙春秋(三國演義)等。收入《古本戲曲叢刊》第九集。

【《昭代簫韶》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廷章、範聞賢等,清朱墨抄本。十本,二百四十出,楊家將故事】

【《昇平寶筏西遊記》,(清)張照,清抄本。二百四十出。】

(4)清代學者稿本、批校本:李慈銘、王國維。

【《廿二史札記》三十六卷,(清)趙翼,清乾隆六十年刻本,清李慈銘批校並跋】

3.《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八卷,中華書局,1959。

第二講 傅增湘與北京圖書館的善本書

傅增湘,藏園、雙鑑樓。《藏園羣書經眼錄》《藏園羣書題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1.四部大書

(1)【《太平御覽》一千卷,目錄十五卷,(宋)李昉等,清嘉慶九年至詩思年張海鵬從善堂刻本,傅增湘校並跋、許寶蘅校。】

(2)【《太平廣記》五百卷,目錄十卷,(宋)李昉等,明許自昌刻本,傅增湘錄清陳鱣校並錄清吳騫題識】

(3)【《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明隆慶元年胡維新、戚繼光刻本,傅增湘校跋並錄清葉萬校語。(館藏兩部傅校《文苑英華》)】

(4)《冊府元龜》,明崇禎黃國琦刻本,雖錯訛較多,但僅此一種。

2.版本特殊:

【《東萊先生詩集》二十卷,(宋)呂本中,清呂留良家抄本,傅增湘、張宗祥校並跋。抄本中“留”、“啓”、“學”(呂留良父之名)缺末筆,避家諱。】

3.普通古籍:分藏北京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山西文管會。

4.雙鑑:宋刻本《資治通鑑》、宋內府寫本《洪範政鑑》

(1)【《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馬光,宋紹興二年至三年(1132-1133)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刻本。】

該書在元豐年間成書後曾有刻本,但不傳。傅藏爲百衲本,紹興本約佔三分之二,其餘用五種不同宋刻本配補。

紹興初刻《通鑑》現存兩部,原均爲季振宜舊藏。另一部後入徐乾學手中,再入故宮,《天祿琳琅書目後編》有著錄。

(2)【《洪範政鑑》十二卷,(宋)宋仁宗,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邵章、傅增湘跋】

有康定元年(1049)御製序,朱墨畫出格子,蝴蝶裝,保留宋代宮裝原貌。

有緝熙殿書籍印等藏印,避諱嚴謹,如避英宗諱“曙”及嫌名。此書無刻本行世。

鈐有“大本堂印”,爲明初太祖令太子、諸王讀書之所。修《永樂大典》時曾被抄入,《四庫全書》著錄在“術數類”,入存目二,題“永樂大典本”。

清代流出宮外,曾入國子監祭酒盛昱手中。

《藏園羣書經眼錄》卷七:淳熙十三年(1186)內府寫本。《宋會要輯稿》:《永樂大典》卷一九七七八提及《洪範政鑑》爲建炎三年(1129)三月二日,行在太史局下詔訪求,內有《洪範政鑑》十三冊(應爲十二);《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四四又載,淳熙十三年(1186)二月八日令祕閣繕寫一本進納。

5.《宋會要輯稿》

【《宋會要輯稿》不分卷,(清)徐松,(清)繆荃孫重訂,稿本】

【《宋會要輯稿》不分卷,(清)徐松,(清)劉承幹重訂,稿本】

【《宋會要校記》不分卷,葉渭清,抄本】

6.其他宋元版:

(1)【《方言》十三卷,(漢)揚雄,(晉)郭璞,宋慶元六年潯陽郡齋刻本,沈曾植、鄧邦述、袁克文、繆荃孫跋】

(2)【《大唐六典注》,(唐)李林甫等,宋紹興四年溫州州學刻遞修本,沈曾植、王秉恩跋。原三十卷,內閣大庫書。現僅存十五卷,傅增湘得四卷,李盛鐸得七卷,另四卷在南京博物院。元代無刻本行世,明正德間刻本錯訛較多。】

(3)【《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宋)范仲淹,北宋刻本。其中一卷爲抄配。收入《古逸叢書三編》。】

(4)【《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宋)歐陽修,宋慶元二年(1196)周必大刻本。】

(5)【《事類賦》三十卷,(宋)吳淑,宋紹興十六年(1146)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

(6)【《忠文王紀事實錄》五卷,(宋)謝起巖,宋鹹淳七年(1271)吳安朝等公文紙刻本,商衍瀛、傅增湘跋。岳飛事蹟。】

(7)【《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8)【《淮海先生閒居集》四十卷,(宋)秦觀,宋刻本。爲該刻本僅存的二十六卷。】

7.其他:

(1)《白蓮集》,明嘉靖八年(1529)柳大中抄本,錢謙益批校。

(2)《雲臺編》,何焯校並跋。《續玄怪錄》,姚諮抄本。《述古堂藏書目錄》,錢曾抄校。

(3)《大方廣佛華嚴經》,周叔弢捐贈藏宋刻浙本缺一冊,後傅熹年家藏一冊與之爲同一版本,因捐贈使之成爲完帙。

第三講 鄭振鐸與北京圖書館珍藏

1.《古今雜劇》

脈望館館主趙琦美,父用賢,官刑部侍郎,結識于慎行之子小谷(名緯),互通有無,借鈔藏書。

《古今雜劇》242種64冊,其中15種配以明息機子本,55種配古名家雜劇,其餘均爲趙琦美令人所抄,幾乎均有校有跋。主要來源:(1)從內本錄校,即明代末年宮廷演戲劇本,(2)於小谷本。在萬曆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間。

趙琦美死後,書多歸錢謙益,此書後歸錢曾,《也是園藏書目》著錄,除重複外,有340種72冊。(也是園雜劇目,也是園戲曲)

後經季振宜、何焯、黃丕烈(學山海之居印,明李開先自稱詞山曲海)遞藏。

季振宜著錄300種,黃丕烈著錄266種66冊,手抄目錄40葉,附於書前。

又輾轉傳於汪士鍾、趙宗建、丁祖蔭。

商務印書館選則144種,編成《孤本元明雜劇》。後又收入《古本戲曲叢刊》第四輯。

2.藏書特色:版畫、戲曲、清人別集。

(1)【《天竺靈籤》一卷,宋刻本。】

(2)【《程氏墨苑》十二卷,(明)程大約,明萬曆程氏滋蘭堂刻本。丁雲鵬畫稿,徽州黃氏刻工刊刻。】

(3)【《歷代名公畫譜》四卷,(明)顧炳,明刻本】

(4)【《十竹齋箋譜初集》四卷,(明)胡正言,明崇禎胡氏十竹齋套印本】

(5)【《十竹齋書畫譜》八卷,(明)胡正言,明崇禎胡氏十竹齋套印本】

(6)【《水滸葉子》不分卷,(明)陳洪綬,清初刻本。徽州派刻工。】

(7)【《太平山水圖畫》一卷,(清)蕭雲從,清順治五年襄古堂刻本】

第四講 海源閣藏書的入藏

1.楊家三代藏書:

楊以增,道光二年(1822)進士,曾任江南河道總督,諡端勤。

楊紹和,字彥合,同治四年(1865)進士,翰林苑侍講學士,《楹書隅錄》五卷,《楹書隅錄續編》四卷。

楊保彝,字鳳阿。

2.源流:收入汪士鍾、怡府藏書。

錢謙益絳雲樓燼餘之書,一部分送錢曾,一部分入毛氏汲古閣。錢曾部分藏書賣給季振宜、徐乾學等。錢曾、汲古閣、季振宜、傳是樓等南方大藏書家的書散後幾乎全歸黃丕烈,又經汪士鍾,歸入鐵琴銅劍樓;北方部分經由何焯,歸入怡府。(怡府藏書,翁同龢、潘祖蔭滂喜齋、朱澂結一廬也都收了一些。)

海源閣藏書在當時無與倫比。

後屢遭劫難。存放於天津鹽業銀行倉庫、鄉下陶南山莊。周叔弢、傅增湘、劉少山都有所收購,後捐贈北圖。陶南山莊之書與藏書印入藏山東圖書館。

海源閣存世藏書多歸北圖。

3.藏書印:以增私印、宋存書室、海源閣、四經四史之齋、祿易書,千萬值,······

4.四經四史:宋版《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陸以湉《冷廬雜識》所記有誤。

(1)【《毛詩》二十卷,(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釋文,宋刻本,清査慎行、顧廣圻跋。僅存三卷。】

(2)【《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二十卷,《圖譜》一卷,(漢)毛萇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釋文,宋刻本,黃丕烈、勞健、周叔弢跋。存卷首至十一卷。】

(3)《周禮》,宋婺州市門巷唐宅刻本。

(4)【《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峯書集傳》,(宋)蔡沈,宋淳祐十年(1250)呂遇龍上饒郡學刻本。用以頂替《周禮》。】

(5)【《禮記》二十卷,(漢)鄭玄注,宋淳熙四年(1177)撫州公使庫刻本,清顧廣圻跋。另有《釋文》四卷,歸鐵琴銅劍樓,後歸陳清華,最後得以合璧。】

(6)【《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本。海源閣藏兩部,另一部售予陳清華,不全,存九十二卷,配以宋淳熙三年(1176)張杅桐川郡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後亦歸北圖。】

(7)【《漢書》一百卷,(漢)班固,(唐)顏師古注,宋蔡琪家塾刻本。】

(8)【《後漢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宋王豎邊可本,卷四十下配宋刻本。】

(9)【《三國志》六十五卷,(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宋刻本。】

5.其他:

(1)【《駱賓王文集》十卷,(唐)駱賓王,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1行20字本。】

(2)【《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唐)李白,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1行20字本。蜀刻唐人集另一系統爲南宋中葉12行21字本。】

(3)【《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宋)寇宗奭衍義,宋嘉定四年(1211)劉甲刻本。】

(4)【《新刊經進詳註昌黎先生文》四十卷,(唐)韓愈,(宋)文讜注,(宋)王儔補註,宋刻本。南宋早期蜀刻本。】

(5)【《寶晉山林集拾遺》八卷,(宋)米芾,宋嘉泰元年(1201)筠陽郡齋刻本。江西刻本。】

(6)【《元豐類稿》五十卷,(宋)曾鞏,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

(7)【《資治通鑑考異》三十卷,(宋)司馬光,宋紹興二年至三年(1132-1133)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刻本,宋元遞修本。】

(8)【《新編方輿勝覽》七十卷,(宋)祝穆,宋鹹淳三年(1267)刻本。建刻本。】

(9)汲古閣影宋抄本《爾雅》。

第五講 倫明藏書與清刻本的入善問題

1.方體字:仿宋體;寫刻體字:軟體字。

【《堯峯文鈔》五十卷,(清)汪琬,(清)林佶編,清康熙間刻本】

陳廷敬《午亭文編》,王士禛《漁洋山人精華錄》。

2.明代官刻:經廠。《道藏》,《北藏》,刻書由太監司職。其他如南京、北京國子監也刻書。

清代:內府刻本、武英殿刻本。《國朝宮史》有書籍門,記載刻書時間。

3.【《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清)陳夢雷、蔣廷錫等,清雍正四年內府銅活字本。】

共一萬卷,裝訂成5000冊,目錄四十卷,裝訂成20冊,合計5020冊。用開化紙(白)、太史連紙(稍黃)印。

【《松鶴山房詩集》九卷,清陳夢雷,清康熙銅活字印本。】

4.武英殿聚珍版書:木活字,共138種。浙江重刻38種;乾隆四十二年,福建重刻較多,至道光、同治年間還陸續在刻,共123種;同治十三年,江西書局重刻54種;光緒二十五年,廣東廣雅書局又據福建刻本重刻。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清)金簡,清乾隆武英殿活字印本。】

1.倫明,字哲如,廣東人。通學齋。

2.孫殿起,字耀卿,《販書偶記》。

(1)所收書爲單行本。叢書一般不著錄,除非是叢書的初刻本或抽印本。

(2)《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本書則不收。如書名相同,則卷數不同或版本不同。

(3)著錄書名、卷數、作者、籍貫,刻書時間、地點、版本、重刻情況。

3.藏書特點:禁燬書與《四庫》未收書,多有倫明校跋。

(1)【《虯峯文集》,(清)李驎,清康熙三十九年李驎刻本。興化人。編入《清代文字獄檔》。】

(2)【《晚村先生家訓真跡》五卷,(清)呂留良,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3)【《通志堂集》二十卷,(清)納蘭性德,清康熙三十年刻本。】

1.清刻本入善問題:學術著作、文集、紀事類、筆記、地方誌、戲曲小說。

(1)【《三國志注補》六十五卷,(清)趙一清,清光緒間廣雅書局刻本。】

(2)《攀古小廬雜著》,(清)許瀚,光緒間刻本。

2.清代官刻本:武英殿刻本,揚州詩局刻本。

(1)【《全唐詩》九百卷,目錄十二卷,(清)曹寅、彭定求等,清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揚州詩局刻本。】

(2)《楝亭五種》《楝亭十二種》《佩文韻府》

(3)【《唐詩》七百十七卷,目錄五卷,(清)季振宜,稿本。】

第六講 館藏翁氏圖書(之一)

1.常熟翁氏:

翁心存,道光二年(1822)進士,官至工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諡文端。

翁同書,字祖庚,又字藥房,道光二十年(1840)進士,翰林院編修,官至安徽巡撫,諡文勤。

翁同龢,字叔平,咸豐六年(1856)進士第一,晚號松禪老人,諡文恭。

翁曾源,翁同書子,同治二年(1863)狀元,翰林院修撰。

翁斌孫,翁曾源子,光緒間進士。

翁之熹,翁斌孫子。

翁興慶,翁之熹子,後改名翁萬戈。

翁同書一系藏書以翁之熹之名捐贈,翁同龢藏書以翁興慶之名捐贈。

2.目錄書:約100種,多爲劉喜海抄本,另一批爲刻本目錄。

劉喜海,字燕庭,山東諸城人,劉氏味經書屋。綠格抄本,版心有“東武劉氏味經書屋”字樣。

道光十七年(1837)官福建汀州知府。《金石苑》《金石苑三巴漢石紀存》《嘉蔭簃雜著》。

(1)【《讀書敏求記》四卷,(清)錢曾,清翁汝明抄本,翁心存校。】

(2)【《金石苑》一百二十一卷,(清)劉喜海,(清)況周頤編次,清稿本】

(3)【《金石苑三巴漢石紀存》不分卷,(清)劉喜海,清道光二十六年劉氏來鳳堂刻本。】

(4)【《嘉蔭簃古泉隨筆》八卷,(清)翁樹培,(清)劉喜海輯,清劉氏嘉蔭簃抄本】

(5)《脈望館書目》,清嘉慶五年(1800)黃氏士禮居抄本,黃丕烈校並跋。

(6)【《存寸堂書目》不分卷,清嘉慶二十年(1815)黃氏士禮居抄本,黃丕烈校並跋。】

3.穴硯齋抄本:黑格,印好的格子,格子底下分兩排有“穴硯齋”,“硯”或作“研”。

半葉12行,行20字,或21字、22字。

A.黃丕烈《藏書題識》:提及穴硯齋抄本陸游《南唐書》,格外有“虞山錢遵王藏書”,推斷抄本在清初之前,即明抄本。

趙萬里據沈曾植《海日樓叢札》推定爲明萬曆間無錫秦氏,藏書處名“雁裏草堂”、“繡石書屋”。

B.鄧邦述,字孝先,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江蘇江寧人,後居蘇州。

《羣碧樓善本書目》(黃丕烈:碧雲羣玉之居)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售予中央研究院)史部雜史類21種穴硯齋抄本,如《靖康記聞》《契丹國志》《北史見聞錄》等。

(1)【《碧雲集》三卷,(唐)李中,清道光四年黃氏士禮居影宋抄本。】

(2)《李羣玉詩集》,(唐)李羣玉,南宋杭州書棚本。“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陳宅刻書唐宋人集子半葉10行18字。

C.翁氏藏13部,屬於子部雜家類,《默記》《可書》《五總志》《蘆浦筆記》《東原錄》《東萊呂紫微雜說》《卻掃編》《洛陽搢紳舊聞記》《公是先生弟子記》《經鉏堂雜誌》《談苑》《雞肋編》《獨醒雜誌》。

D.圖版:

(1)【《茅亭客話》十卷,(宋)黃休復,明穴硯齋抄本,清黃丕烈、王芑孫跋。或據宋本抄寫。】

(2)【《何博士備論》一卷,(宋)何去非,明穴硯齋抄本。翁方綱、周俗套。】

(3)【《戰國策》三十三卷,(漢)高誘注,(宋)姚宏校正,明穴硯齋抄本。傅增湘舊藏。另一部不全,存二十八卷,邢之襄舊藏。今均在北圖。】

(4)《老學庵筆記》,(宋)陸游,鄧邦述舊藏,歸入南京中央圖書館,現在臺灣中央圖書館。避宋諱,遇本朝、國朝提行。

(5)【《家世舊聞》二卷,(宋)陸游,明穴硯齋抄本,鄧邦述跋。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爲節本。】

第七講 館藏翁氏圖書(之二)

4.抄校本:

(1)【《張荃翁貴耳集》三卷,(宋)張端義,明姚諮抄本。姚諮,字舜諮,嘉靖至隆慶間人。】

(2)【《玉照新志》五卷,(宋)王明清,明萬曆十四年秦四麟抄本。】

秦四麟抄本鐵琴銅劍樓有《唐詩極玄》(版心爲“又玄齋”)與《烏臺詩案》(版心爲“玄覽中樞”兩部。)

(3)【《洛陽伽藍記》五卷,(北魏)楊衒之,明末毛氏綠君亭刻本,清毛扆、黃丕烈、周星詒、周寅校並跋,薛雪、顧廣圻跋。】

(4)【《五代史闕文》一卷,(宋)王禹偁,清乾隆五十二年顧廣圻抄本,顧廣圻校並跋】另有顧氏抄《五代史補》。

(5)【《知止齋遺集》不分卷,(清)翁心存,稿本。】

(6)【《瓶廬叢稿》,二十六種,(清)翁同龢輯,稿本。】

5.其他:

(1)《資治通鑑》,存九十二卷,宋刻本。

(2)【《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存九卷,蒙古定宗四年張存惠晦明軒刻本。人民衛生出版社曾影印。】

(3)【《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明鈔本。明萬曆陳禹謨刻本隨意刪補,清孫星衍、嚴可均據影宋本校注,力圖恢復原貌。此本即孫、嚴、周星詒校過的本子,另有王引之、顧廣圻校。】

(4)【《稽神錄》六卷,《拾遺》一卷,(宋)徐鉉,嘉靖二十二年(1543)姚諮抄本,姚諮、黃丕烈跋。】

(5)【《論語集說》十卷,(宋)蔡節,宋淳祐六年(1246)湖頖刻本。】

(6)【《十一家注孫子》三卷,(漢)曹操,(唐)杜牧等,宋刻本,清潘祖蔭跋。】

(7)【《中興館閣錄》十卷,《續錄》十卷,(宋)陳騤,清彭氏知聖道齋抄本,翁同龢跋。】

(8)【《稽瑞樓文草》一卷,(清)陳揆,清翁氏陔華吟館抄本,清翁同龢校。】

(9)《復初齋詩集》,(清)翁方綱,稿本。

(10)《東坡先生詩》施顧注。

《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叢書》,文物出版社,1996年,8種。包括:宋刻《集韻》(汲古閣影宋抄本、錢曾影抄本均源於此,前者入天一閣,後者歸上圖)、《邵子觀物內外篇》《邵子漁樵問對》(建刻,刻書牌記“福建漕治”。“福建漕治”刻尚有《張子語錄》《龜山先生語錄》,均爲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長短經》、《重雕足本鑑誡錄》(知不足齋本據此本傳抄本刻印)、《會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存十卷,黃丕烈跋)、《丁卯集》(蜀刻本)、《嵩山居士文全集》。

第八講 快雪堂分館與楊守敬藏書

1.北海快雪堂分館:《快雪堂帖刻石》

松坡圖書館:接收楊守敬藏書。《日本訪書志》《留真譜》。

《安吉州思溪法寶資福禪寺大藏經》。傳世《思溪藏》有兩部,另一爲《安吉州思溪圓覺禪寺大藏經》。均爲南宋紹興二年(1132)王永從刻本。《思溪資福禪寺大藏經》多配補,不少爲日本元祿九年抄本(1696),又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用《磧砂藏》配補。

2.善本:

(1)【《羣書治要》五十卷,(唐)魏徵,日本天明七年(1787)尾張國刻本。存四十七卷。】

(2)【《肇論中吳集解》三卷,(宋)釋淨源,宋刻本。存卷中一卷。】

(3)【《大方廣圓覺略疏注》二卷,(唐)釋宗密,宋刻本。】

(4)【《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西晉)釋竺法護譯,日本康治元年(1142)抄本。】

(5)【《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卷,日本天養元年(1144)抄本。】

(6)【《羅湖野錄》二卷,(宋)釋曉瑩,日本寬永十五年(1638)銅活字本。】

(7)【《禪林類聚》二十卷,(元)釋道泰、智境輯,日本慶安二年(1649)銅活字本。】

賀孔才捐贈。祖父賀濤,吳汝綸學生。

(1)【《唐音輯注》十四卷,(元)楊士弘輯,(?)張震注,明刻本。】

(2)【《十鐘山房印舉》不分卷,(清)陳介祺輯,清同治十一年陳氏十鐘山房鈐印本。】

第九講 鐵琴銅劍樓藏書的收購入藏

1.常熟瞿氏

瞿紹基,號蔭棠,恬裕齋。

瞿鏞,字子雍,歲貢生。《鐵琴銅劍樓書目》二十四卷。(請太倉季錫疇字崧耘,王振聲字寶之校跋編目。)

瞿秉淵,字敬之。

瞿秉清,字濬之。

瞿啓甲,號良士。《鐵琴銅劍樓書影》《鐵琴銅劍樓藏書題跋集錄》。

瞿旭初,瞿濟蒼,瞿鳳起。

鐵琴銅劍樓抄本、恬裕齋抄本。

2.善本

(1)【《洪氏集驗方》五卷,(宋)洪遵,宋乾道六年(1170)姑孰郡齋刻本,公文紙印本。(與寶禮堂《傷寒要旨》同時。)】

(2)【《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八卷,(宋)朱端章,宋淳熙十一年(1184)南康郡齋刻本,清瞿中溶跋,錢大昕題款,黃丕烈跋。《讀書敏求記》收入。】

(3)【《新編近時十便良方》四十卷,宋萬卷堂刻本。】

(4)【《回回曆法》一卷,明洪武十六年(1383)內府刻本。】

(5)【《宋史》四百九十六卷,目錄三卷,(元)脫脫等,明成化七年至十六年 刻本,嘉靖萬曆遞修本,清錢謙益抄補批校並跋。】

(6)【《忘憂清樂集》一卷,(宋)李逸民,宋刻本。孤本。】

(7)《東家雜記》,宋刻本。孔子事蹟。

(8)《蘆川詞》,(宋)張元幹,宋刻本。

(9)【《說文解字韻譜》五卷,(南唐)徐鍇,元延祐三年(1316)種善堂刻本。】

(10)【《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九卷,(元)楊朝英,元刻本。】

(11)【《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葉隆禮,元刻本,黃丕烈跋。】

(12)【《(紹定)吳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宋)汪泰亨等續修,宋紹定刻,元修本。】

(13)【《重刊宋朝南渡十將傳》十卷,元刻本,黃丕烈校跋。】

(14)【《龜山先生語錄》四卷,(宋)楊時,宋福建漕治吳堅刻本。】

(15)【《李丞相詩集》二卷,(唐)李建勳,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

(16)【《蕭閒老人明秀集註》六卷,(金)蔡松年,(金)魏道明,金刻本。存前三卷。】

(17)【《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宋淳熙九年(1182)江西漕臺刻本。】

(18)【《周禮》十二卷,(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釋文,宋刻本。】

(19)【《鮑氏國策》十卷,(宋)鮑彪校注,宋紹熙二年(1191)會稽郡齋刻本。】

(20)【《翠微先生北征錄》,(宋)華嶽,元抄本。顧廣圻跋。】

(21)《鹽鐵論》,明弘治十四年(1501)塗禎刻本。據宋本重刻,半葉10行20字,葉德輝所藏半葉9行18字非塗禎刻本。現存四部。

(22)【《王黃州小畜集》三十卷,(宋)王禹偁,宋紹興十七年黃州刻遞修本。卷一至卷十一、卷二十五至卷三十爲呂無黨吾硯齋抄配。留字缺筆。圖章:光輪(呂留良原名)、恥齋(呂留良號)】

(23)【《宋名家詞》六十一種九十卷,(明)毛晉編,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清陸貽典(毛扆岳父)、黃儀、毛扆、季錫疇、瞿熙邦校並跋,何煌(何焯弟)、何元錫校】

(24)【《(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宋紹興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宋代國子監繫統刻小字本史書的代表作,十四行本,各卷後有校勘人姓名,均爲浙東茶鹽司人員。刻工與浙東茶鹽司經註疏合刻的八行本刻工相同。宋刻宋印,因爲上有宋代官印。】

(25)【《圖畫見聞志》六卷,(宋)郭若虛,宋刻本。卷一至卷三爲元抄本,卷四至卷六爲宋刻本,臨安府陳道人書籍鋪刻(或作臨安府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或作棚北大街書籍鋪)。行款與唐宋詩文集不同,爲11行20字。現存明清抄本中唐宋人集子多從書棚本來。黃丕烈跋。】

(26)【《朱慶餘詩集》一卷,(唐)朱慶餘,宋臨安府睦親坊陳宅經籍鋪刻本。】

(27)【《續玄怪錄》四卷,(唐)李復言,宋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刻本。“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

(28)【《酒經》三卷,(宋)朱翼中,宋刻本,清錢謙益跋。】

(29)【《歌詩編》四卷,(唐)李賀,蒙古憲宗六年(1256)趙衍刻本。】

(30)【《中州集》十卷,(金)元好問輯,元至大三年曹氏進德齋刻遞修本。在平陽一帶。】

(31)【《直齋書錄解題》五十六卷,(宋)陳振孫,元抄本。存卷四十七至五十。白麻紙抄寫,有明初文淵閣印,避宋諱,有缺筆,如徵、筠、稹。】

第十講 吳梅、朱偰、趙元方的捐贈

趙元方,原名趙鈁,後以字行。

(1)【《南豐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宋)曾鞏,金刻本。孤本。】

(2)【《容齋隨筆》十六卷等,(宋)洪邁,明弘治八年(1495)華燧會通館銅活字印本。】

(3)【《渭南文集》五十卷,(宋)陸游,明弘治十五年(1502)錫山華珵銅活字印本。】

(4)【《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目錄二卷,(唐)白居易,明整的八年華堅蘭雪堂銅活字印本。】

(5)【《西庵集》十卷,(明)孫蕡,明弘治十六年(1503)金蘭館銅活字印本。】

(6)【《玉臺新詠》十卷,(陳)徐陵,明五云溪館銅活字印本。】

(7)【《曹子建集》七卷,(魏)曹植,明銅活字印本。】

(8)【《吳中水利通志》十七卷,明嘉靖三年(1524)錫山安國銅活字印本。】

(9)【《顏魯公文集》十五卷,《補遺》一卷,(唐)顏真卿,明嘉靖錫山安氏館銅活字印本。】

(10)【《鳳洲筆記》二十四卷,(明)王世貞,明隆慶三年(1569)黃美中活字印本。】

(11)【《鹽鐵論》十卷,(漢)桓寬,明弘治十四年塗禎刻本,清毛扆校並跋,馮知十跋,馮武抄補並跋。】

(12)【《杜工部集》二十卷,《補遺》一卷,(唐)杜甫,清初錢曾述古堂影宋抄本(第一葉爲宋刻)。】

(13)【《一角編》不分卷,(清)週二學,清鮑廷博抄本。】

(14)【《元詩體要》十四卷,(明)宋緒,清釋就堂抄本。】

(15)【《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清道光二十二年勞格抄本,清勞格校跋並錄何焯題識,勞權跋並錄趙輯寧題識,鮑廷博、趙懷玉、楊復吉、沈叔埏校語。】

(16)【《漁洋詩話》一卷,《賜沐紀程》一卷,(清)王士禛,稿本。】

(17)【《和靖先生詩集》(?)卷,(宋)林逋,清嘉慶二年(1797)顧廣圻影宋抄本。】

(18)【《藏說小萃》十一種二十七卷,(明)李如一編,明萬曆三十四年李銓前書樓刻本。】

(19)【《人海詩區》四卷,清抄本,清彭元瑞、傅增湘跋。】

第十一講 涵芬樓藏書

1.《四部叢刊》第一版後又發現21種書還有更早、更完整的版本,有44種可以增補缺卷、缺葉以及名家的校記,就又重版一次。

(1)【《松雪齋文集》十卷,(元)趙孟頫,元至正五年沈伯玉家塾刻本,四部叢刊初編。】

(2)【《張子語錄》三卷,(宋)張載,宋福建漕治刻本,四部叢刊二編,鐵琴銅劍樓舊藏。】

(3)【《參寥子詩集》十二卷,(宋)釋道潛,(宋)釋法穎編,宋刻本,四部叢刊三編。】

2.百衲本二十四史

(4)【《元史》二百十卷,目錄二卷,(明)宋濂等,明洪武三年內府刻本,嘉靖九年至十年遞修本】

(5)【《周書》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宋刻元明遞修本。邋遢本。】

3.《涵芬樓燼餘書目》

4.明銅活字唐人集

(6)【《陳子昂集》二卷,(唐)陳子昂,明銅活字印本。】

(7)【《岑嘉州集》八卷,(唐)岑參,明銅活字本。】

第十二講 周叔弢先生與北京圖書館的深厚淵源

(1)【《山谷黃先生大全詩注》二十卷,(宋)黃庭堅,(宋)任淵,元刻本。(現存十六卷,原爲元代宮廷倉鼠,後入清內閣大庫。書後貼一小條,上書“永樂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蘇書敬買到”。已知最早的圖書採訪員。)】

(2)【《昭明文選》六十卷,(梁)蕭統,(唐)李善注,北宋刻遞修本。存二十一卷,曾藏內閣大庫,雖非全本,但爲此書最早刻本。】

(3)【《孟東野文集》,(唐)孟郊,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2行21字。大字本。原藏海源閣。】

(4)【《寒山子詩集》一卷,(唐)寒山,宋刻本。毛氏汲古閣舊藏,兩葉爲汲古閣抄配。清代曾藏內府,《天祿琳琅書目》著錄。周叔弢:寒在堂,拾寒堂。】

(5)【《周禮》十二卷,(漢)鄭玄注,宋婺州市門巷唐宅刻本。(海源閣四經四史之一)。】

(6)【《開元天寶遺事》二卷,(五代)王仁裕,明建業張氏銅活字印本。】

(7)【《孝經》一卷,(唐)李隆基注,(唐)陸德明音,元相臺岳氏荊溪家塾刻本。(孝經一卷人家)】

(8)【《東坡樂府》二卷,(宋)蘇軾,元延祐七年(1320)葉辰南阜書堂刻本。黃丕烈跋。】

(9)【《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宋)辛棄疾,元大德三年(1299)廣信書院刻本。】

(10)【《梅花字字香》二卷,(元)郭豫亨,元至大刻本。】

(11)【《梅花百詠》一卷,(元)韋珪,元至正刻本。】

第十三講 潘氏寶禮堂

(1)【《禮記正義》七十卷,(唐)孔穎達,宋紹熙三年(1192)浙東茶鹽司宋刻元遞修本。】

(黃唐刻書跋及校正官銜名17行,跋文後有壬子秋八月三山黃唐謹識。越州本。每半葉8行,行16-21字。八行註疏本。曾藏曲阜孔府孔繼涵家,後入袁克文手中,再入潘宗周寶禮堂。)

(2)【《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十二卷,(漢)何休,(唐)陸德明音義,宋紹熙二年(1191)餘仁仲萬卷堂刻本。建刻。】

(3)【《八經》十卷,(唐)李善音訓,(宋)王應麟輯,宋杭州陳氏刻遞修本。(原爲九經,缺《春秋左氏傳》。巾箱本,白文,半葉20行,行27字。小字密行。原藏季振宜處,後爲袁克文所得,命名書室爲八經室。有明翻刻本,行款均同,只是在版上加有一欄,注字音,刻工爲明代刻工。)】

(4)【《嘯堂集古錄》二卷,(宋)王俅,宋刻本。】

(5)【《孟浩然詩集》三卷,(唐)孟浩然,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6)【《皇甫持正文集》六卷,(唐)皇甫湜,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7)【《詳註周美成詞片玉集》十卷,(宋)周邦彥,(宋)陳元龍集註,宋刻本。】

(8)【《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十卷,(宋)孟元老,元刻本。】

(9)【《南海志》二十卷,(元)陳大震、呂桂孫,元大德刻本。】

第十四講 劉少山等藏書家的捐贈

1.劉少山,多爲海源閣舊藏。

(1)【《楚辭集註》八卷,(宋)朱熹,宋端平刻本。】

(2)【《百川學海》一百種,一百七十九卷,(宋)左圭,宋刻本。10種用陶湘影印本配補。】

2.張壽鏞,多爲陶湘舊藏。書品好,明代版刻多爲白棉紙。

(1)【《洛陽伽藍記》五卷,(北魏)楊衒之,明如隱堂刻本。9行18字。此書無宋版流傳。】

(2)【《方氏墨譜》六卷,(明)方於魯,明萬曆方氏美蔭堂刻本。】

3.陶湘,專收明刻本、清初精品。明版白棉紙、清初開化紙印本十分珍貴。蒐集吳興閔氏套印本、毛氏汲古閣刻本500餘種。

(1)【《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四十種》,吳昌綬輯,陶湘續輯,清宣統三年至民國六年仁和吳氏雙照樓刻本,民國六年至十二年武進陶氏涉園續刻本。】

(2)【《武進陶湘字蘭泉號涉園七十年記略》,陶湘編,民國二十八年武進陶氏鉛印本。】

(3)【《武進陶氏書目叢刊十五種》,陶湘輯,民國二十二至二十五年鉛印本。】

4.蔣光焴,浙江海寧人。《衍芬草堂書目》。

(1)《後漢書》,半葉10行,清代稱景祐國子監本,實爲北宋刻本南宋補版,翻刻北宋本。刻工姓名與福州大藏相同。

(2)【《外臺祕要方》四十卷,(唐)王燾,宋紹興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存三十六卷。】

(3)【《律》十二卷,(宋)孫奭,宋刻宋元遞修本。1979年上古影印。】

(4)【《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陽張存晦惠明軒刻本。書前有碑狀牌記。】

(5)【《晉書》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齡等,宋刻本。十四行小字本,存一百卷。】

(6)【《三國志注補》六十五卷,(清)趙一清,清稿本。】

(7)【《俞蔭甫先生遺稿》五十一卷,(清)俞樾,清稿本。】

(8)【《翁覃溪詩》不分卷,(清)翁方綱,(清)錢載評,清稿本。】

第十五講 邢之襄、陳清華先生的捐書

1. 邢之襄,以收明本見長。

(1)【《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明天順遊明刻本。(多被用來冒充元中統二年(1261)平陽段子成刻本。均爲半葉14行,行35字,小字密行。遊明本序下有“豐城遊明大畢昇校正新增”。)】

(2)【《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明嘉靖四年(1525)金臺汪諒刻本。】

(3)《史記》,明嘉靖王延喆刻本,據建安黃善夫本而來,牌記衆多。

(4)《史記》,明嘉靖十三年秦藩朱惟卓刻本。

(5)【《後漢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明正統八年至十一年刻本。廣東刻本。】

(6)【《古今說海》一百三十五種,一百四十二卷,(明)陸楫,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陸楫儼山書院雲山書院刻本。】

(7)【《(正德)武功縣誌》三卷,(明)康海,明正德十四年康海刻遞修本。】

(8)【《文獻通考》三百八十四卷,(元)馬端臨,明嘉靖三年(1525)司禮監刻本。】

2.陳清華,號澄中。

(1)【《神策軍碑》,(唐)崔鉉,柳公權書,唐會昌三年刻石,宋拓本。】

(2)【《周易正義》十四卷,(唐)孔穎達,宋刻遞修本。南宋初年國子監單疏本,孤本。南宋末爲俞琰收藏,刻印銜名後有墨筆書“吳郡唐寅藏書”,另外經王世貞、季振宜、徐坊、傅增湘等收藏。】

(3)【《許用晦文集》二卷,(唐)許渾,宋刻本。蜀刻唐人集。】(此外尚有《張文昌文集》《李長吉文集》《孫可之文集》《權載之文集》四種。書上均有元翰林院國史館官書藏印、劉體仁藏印。)

(4)【《白氏文集》(?)卷,(唐)白居易,宋刻本。或爲絳雲樓火後倖存之書。】

(5)【《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唐)韓愈,(宋)廖瑩中校正,宋鹹淳廖瑩中世採堂刻本。(《河東先生集》)】

(6)【《虞山毛氏汲古閣圖》,明崇禎十五年王鹹繪本。】

(7)【《荀子》二十卷,(唐)楊倞注,宋刻本。原藏黃丕烈處。郇齋。】

(8)【《古迂陳氏家藏夢溪筆談》,(宋)沈括,元大德九年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版心小,開本大。】

3.章鈺,《四當齋藏書目》。

(1)【《南齊書》五十九卷,(梁)蕭子顯,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2)【《周書》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講》摘要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點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講》摘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