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国,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拥有着让全世界都羡慕的文化底蕴,以及数量极多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现如今大多在各地的博物馆,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护和安排,但是也正因为中国历史的悠久,导致了一些国宝级文物在时间长河中悄悄的失去了踪影,至今下落不明,今天笔者就来盘点三样如今依旧下落不明的中国国宝。
国之重器——大禹九鼎
众所周知,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上位之后的大禹为了更好的统治,将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并且用青铜铸造了九鼎,九鼎之上刻画了九州的特有之物,以及其拥有的名山大川,以此来象征九州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九鼎也因为被赋予了其特殊的政治色彩,成为了国之重器,象征了国家政权,之后的商周更迭,九鼎也被及时地迁移至其都城,未曾损失。然而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九鼎却就此失去了下落,再也没有出现过。后人猜测,九鼎可能被秦始皇葬进了秦始皇陵。
和氏璧——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秦朝丞相李斯在秦始皇的授意下,用战国时期便赫赫有名的至宝和氏璧镌刻而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是“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正因为如此,传国玉玺也成为了皇帝是否正统的象征,皇权是否合法的标志。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传国玉玺还没有消失的岁月,如果你没有传国玉玺,登基为帝,是不合法的,会被人嘲讽为“白板皇帝”,被世人所瞧不起。所以历朝历代想登上帝王之位的人,必须先夺传国玉玺,也因此传国玉玺屡易其主。不过据史料记载,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在穷途末路之下,举族自燔于玄武楼之中,传国玉玺,也就此失踪。自此之后,传国玉玺忽隐忽现,不过却都没有被得到证实,最终销声匿迹,令人不禁叹息。
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原本
当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侄子朱允炆手中夺下了大明江山,继位为帝,是为永乐大帝。永乐大帝登基后不久,便下令让解缙等人着手编纂一本前所未有的旷世巨典(编纂的要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也正因为这个变态的宗旨,这本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中国的其他书籍,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高达11095册,字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3.7亿字,可以说《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领域的杰出成就,是真正的中国古典百科全书,真正的文化结晶。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本煌煌巨著,下场却让人难以接受,其副本(如今存世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嘉靖年间的手抄副本)可谓是惨遭浩劫,大多被战火所摧毁,留下不足十一,不过《永乐大典》的原本据说并没有被毁,而是被嘉靖皇帝带进了皇陵,消失在了世人眼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