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濟南護城河。清末民初的濟南珍珠泉。

清末濟南大明湖,它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爲濟南三大名勝。大明湖是由濟南各泉水匯聚而成,平均水深2米左右,湖面58公頃,因此大明湖也被稱爲“中國第一泉水湖”。

清末濟南趵突泉。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爲"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池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日最大噴湧量高達24萬立方米。

清末民初的濟南珍珠泉。珍珠泉爲濟南第三大名泉,位於濟南舊城中心,位於今泉城路珍珠泉禮堂內北面。"珍珠泉"匾額爲乾隆皇帝御筆親題,也是一處聞名天下的獨特景觀。在它周圍有許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環泉、太乙泉等,被稱爲珍珠泉泉羣。

清末濟南黑虎泉。黑虎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黑虎泉之名,始見於金代的名泉碑。在其岸上還有一座“黑虎廟”。黑虎泉有三個獸頭向外吐水,但是到了清末只剩下一個,民國後經過修繕又恢復了三個獸頭吐水的景象。

清末濟南護城河。古代城池外都挖有護城河,環繞全城,用以防禦。這種護城河大多是由人工挖掘,挖掘成功後引水注入即可。在冷兵器時代,護城河不僅可以阻擋軍隊,對於維護城市治安也有很大作用。

清末濟南府郊景。照片中百姓沿河而居,那時候河水都很乾淨,人們出門就可以在河水中淘米或者洗衣服,很是愜意。

清末濟南街道。畫面中街道兩旁分佈着大大小小的商鋪,一直延伸到目光盡頭。古樸的房屋和樹木相映成景,古韻十足。

1909年的濟南城。畫面中是濟南城牆附近的民居,低矮的房屋羣落中長着一棵棵樹,看起來古韻十足。

清末濟南南門箭樓,照片中的箭樓設有三層孔,共計三十個射箭口,戰爭時期,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在城樓中用弓箭打擊敵人。每個箭窗上都按有小木門,在危險的時候則可以把箭窗的小木門關上來防禦。

清末濟南府城牆東南角。城牆角下百姓們正在洗衣服,一羣鴨子在河水中洗澡。與畫面的中人相比,城牆顯得異常雄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