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幕政治”爲前提,間諜類型的電影應運而生,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4》無疑是其中翹楚,阿湯哥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雖然再次證實了他的實力,可《碟中諜》整個系列無疑都是阿湯哥主演,爲何《碟中諜4》卻有着更好的評價?

想要了解其中的奧祕,需要從四個方面去剖析,剖析其在以往的間諜類電影的基礎上做出的新突破。

01

大IP與品牌效應的相輔相成

經過前三部的鋪墊,《碟中諜》無疑算是一個價值很高的IP,利用IP效應,碟中諜4中雲集了各大品牌,從當時還沒有發行的蘋果新機使用到寶馬車輛的碰撞。

其中繁多的品牌如果當作彩蛋來看,那隻會讓人眼花繚亂,而這些品牌的出現除了降低了電影公司自身的花費。

更大的好處是讓碟中諜其中的人物更貼合人們心中的間諜形象,也就是所謂的美女香車。寶拉巴頓使用的Prada,湯姆克魯斯穿的阿瑪尼無疑更貼合了人們對間諜形象的認知。

兩者的完美結合,最後再配合阿湯哥這位“大製作能夠才賣出大價錢”的演員,三者的完美混搭爲觀衆呈現了一部超出及格線的爆米花間諜電影。

02

高新技術帶給電影核心推動力

然後就要說一下《碟中諜》中對高新技術的利用,這裏先用《諜影重重》做一下對比,在諜影重重中的間諜使用的武器更多的除了普通的槍械,更多的則是隨手的武器,比如說筆或者是其他的日常用具。

《碟中諜》與之不同的是對新技術的使用,在《碟中諜4》中使用的是能夠瞬間吸走牆壁的槍,在車輛上投影位置的導航,攀爬玻璃的手套,以當時的眼光看,雖然超出了當時的技術,卻有着很強的可實施性。

“科而不幻”將高新的技術融入到間諜執行任務中,第一次帶給觀衆強烈的視覺體驗,之後的第五部和第六部雖然依舊使用了這些技術,可再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無疑淡了很多。

03

劇情的另類改寫

在《碟中諜4》中比起之前的三部,改變最爲突出的一點是隊員的穩定性,前三部中都出現了叛徒的情況,而第四部中無論是新加入的成員還是以前的老隊員都是一條心。

對反派的削弱,看完《碟中諜4》人們對於反派其實並沒有太過直觀的認識,甚至產生一種壞人還沒有怎麼打,就倒下的錯覺,小反派在迪拜大樓直接被踢下樓,大反派是自我了斷,這種設定下的反派真的弱到一定程度。

再加上主角團隊裝備豪華,在沒有供給的情況下,使用的裝備比起反派是毫不遜色,吊打不是問題,這對於很多劇情電影來說可能是大漏洞,但對於《碟中諜4》卻不是如此。

它這一次走的路線並不是正邪對立,而是酷炫,當然的酷炫長達兩個多小時之後,觀衆很可能會產生乏味的情緒。

爲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劇情中額外增加了一種叫“笑料”的東西,就好像傑瑞米雷納和阿湯哥落水之後,阿湯哥給屍體綁上閃光彈,人們就會對屍體設計,而傑瑞米雷納則會在一旁吐槽“爲什麼你在屍體上綁上閃光彈,他們就會被分散注意力。”

代表觀衆的吐槽,《碟中諜4》在觀衆看起來不合理的點都進行了笑點的分散,讓觀衆的視線從槽點轉移到笑點。

04

不同人物的不同刻畫

《碟中諜》第四部中除了湯姆克魯斯和寶拉巴頓,新加入了兩位成員傑瑞米雷納和西蒙佩吉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並不像傳統認知的間諜。

傑瑞米雷納,雖然符合間諜的帥,但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較真者”,缺乏間諜電影中最爲傳統的冒險精神,在迪拜大樓得知事情可能失敗的時候,他的第一想法是毀掉手中的箱子。

而西蒙佩吉則與傑瑞米雷納相反,他的角色是一個搞笑類型的角色,精通的也不是搏殺,而是對高新技術的使用。

劇情中的笑點也差不多都集中在兩者之間,雖然並沒有參與進入最直接的搏殺,但兩個角色在幕後的另類演繹是整個劇情的關鍵點。

《碟中諜4》的成功不完全是靠着湯姆克魯斯,但他的貢獻其實卻是不小,就好像成龍大哥或者是星爺,他們的電影,如果沒有他們的出演,電影是否還能夠達到這種高度,可能就是兩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