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人们的喜好已经不局限河流山川,丛林古镇,佛像同样受到追捧,比如坐落在四川的乐山大佛。
在公元713年,乐山大佛开始建造,经历了90年的雕琢,大佛终于完工。从此乐山大佛引来无数香客前来祈福,在当地人的心目中,乐山大佛守护着岷江,守护着乐山的一方百姓。
据悉,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猛,来往船只常遇到险情造成伤亡和钱财损失,凌云寺的得道高僧希望在此建造一座弥勒佛来镇住“洪水猛兽”,奇怪的是,大佛建成后,尽管水势依旧凶险,但是再无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情。
乐山大佛总体高度71米,宽度达到24米,依山开凿,俯视众生。乐山人民对大佛具有特殊的感情,当地人认为建筑不能超过68米,低佛3分、敬佛3分。当你真正走进大佛时,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抬头仰望大佛的时候,会被它深深震撼,肃然之情不由自主地升起。
人们感叹乐山大佛的精美,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与伟大,没有吊机等现代化工具,仍能在峻岭之巅,雕琢了一具大佛。大佛建造了近百年的时间里,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募捐,而且大佛建造完成后,非常灵验,香火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在游览大佛时候发现胸口处有一片白色的区域,这是被砖石堵住的洞口,很多人猜测大佛里面是真空的,藏有宝藏,也有人说里面有佛像,众说纷纭。后来,在维修大佛的时候,胸口的“暗门”被打开,千年的谜底被揭开。
工人们修复大佛时,发现里面有一个人工挖出的山洞,像密室一般,里面放了2样东西,成堆的废铁和石碑,没有所谓佛像和金银珠宝。据悉,很可能这是古人修建乐山大佛时挖的,用来运输材料和工具。
其实大佛本身就是宝藏,乐山大佛以弥勒佛为原型,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护佑。乐山大佛内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能在暴雨来临的时候,保护佛像不被雨水侵蚀。例如,大佛的头部的18层螺髻中,第4、9、18层分别有横向排水沟,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衣领和衣纹皱折也修建了排水沟,远望一点也不明显。
2019年4月,乐山大佛被重新修缮,磨皮加高光秒变小鲜肉,但是网友却调侃,没有了沧桑感,但是大佛的修缮完全按照文物法来进行的,并不是任性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