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陕西考古研究院即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考古发现,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邓家村南发现了一处秦朝大型路网工程,宽度达50米,但不同于以往认为的直道和驰道。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修建了“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又修建了从咸阳通往九原的直道,开凿了从四川通往云贵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为秦朝发起对百越和匈奴的战役打通了运输通道。
在平定百越之后,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了通往岭南的新道。《汉书》曾记载道:“秦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秦朝“一步”为左右双步,大约为现今的1.3米,也就是说秦始皇下令修筑的驰道宽度超过了50米,从秦都咸阳通往各郡县。
而通往抗击匈奴前线的直道则为南北走向,宽度也与驰道相当,在内蒙古海子湾发现的直道遗址,残存宽度也达到了22米,足见秦朝时路网的标准之高。那么这次新发现的路网工程,究竟与直道和驰道区别在哪呢?

首先是它的走向,这条古道向北正对秦都咸阳城六号高台宫殿建筑基址,分别与直道和驰道相连接,如果把驰道和直道比作秦朝“高速公路”的话,这条古道则相当于是匝道,可供秦始皇从宫殿快速贯穿咸阳直达全国。所以,这条新发现的古道又被考古工作者们戏称为“帝国大道”。
此外,与史书记载和发现的残存宽度不同,“帝国大道”现存宽度经丈量,的的确确是50米以上,这印证了秦朝在修筑全国路网时,建设标准均为“五十步”(50米以上),而非仅仅是驰道的标准。

50米是什么概念呢?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设计时速120km/h的高速公路车道宽度为3.75m,紧急停车带宽度3.5m”。即使是以不限速著称的德国高速公路,它的4车道路基宽度标准也仅为29米,秦朝的高速路建设标准是德国的1.7倍。
不仅如此,秦朝的“帝国大道”路基垫土有意掺杂细沙,并且经过了严密夯打,这种设计结构可在雨季时快速渗透积水,在旱季时则会愈发坚硬。路面中掺杂的破碎陶片,则起到了分散车辆负荷的作用,设计十分精妙。

如果按照后世对秦始皇修驰道是为了方便自己巡游的解读标准猜想,那么修建从宫殿直达驰道的道路无疑佐证了这一点。
然而不得不说,后世特别是汉朝出于维护统治正当性的需要,常常对秦朝以及秦始皇进行有意无意的“黑化”。比如《史记》对秦始皇砍光湘山树木的解读就是:秦始皇不满湘君用神力阻挡他渡江而采取的报复举措。

但实际上,湘江临近岭南,秦始皇“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只是伐木造船从水路进攻岭南的战备需要,并非出于其个人“残暴心”使然。同样,秦始皇修筑“帝国大道”的目的也绝非是为了游乐。
秦始皇时代的宫殿不单纯是皇帝生活起居之地,秦朝甘泉宫、望夷宫、林光宫、谷口宫都带有军事防御性质。如果我们把“帝国大道”贯通宫殿和直道、驰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秦始皇志在构建一个随时就近指挥、通达全国的军事防御体系。

公元前177年五月匈奴南犯,仅仅过了一个月,汉文帝即到达甘泉宫(汉朝甘泉宫原为秦朝的林光宫),“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击匈奴”,汉军的快速机动和皇帝的亲临前线指挥正是对秦始皇军事构想的实战应用。
这也印证了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中所提到的“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的理念,体现了秦人强烈的进取精神。

只可惜,秦始皇的军事构想随着秦朝二世三君而亡轰然倒塌,而汉朝在沿用了部分秦朝时代的军事路网之后,又因长期分封诸侯和开垦耕地的需要,导致秦朝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逐渐消失,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史书的片言记载和残存的道路遗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