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退一赔三”的司法典型个案形成依法严惩汽车销售欺诈恶行的标杆,那些对法律红线置若罔闻的销售商,才会在个案标杆效应所形成的“人人喊打”的法治氛围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日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对该案维持原判,判罚被告返还原告购车款61.98万元并支付赔偿款185.94万元。

惩罚性赔偿“退一赔三” 汽车销售欺诈还会屡禁不止吗?

准备卖车时才发现音响是贴标的冒牌货,重庆消费者陈波将豪大名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整车“退一赔三”。日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对该案维持原判,判罚被告返还原告购车款61.98万元并支付赔偿款185.94万元。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打击汽车销售欺诈恶行,需要司法通过具体裁决和典型个案对这种恶行予以严惩。只有“退一赔三”的司法典型个案形成依法严惩汽车销售欺诈恶行的标杆,那些对法律红线置若罔闻的销售商,才会在个案标杆效应所形成的“人人喊打”的法治氛围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据《北京青年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