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奇襲歌手聲入人心男團和耿斯漢雙雙奇襲成功,兩對奇襲歌手最終誰能成功補位也是節目看點之一。上一場比拼中聲入人心男團奇襲蕭敬騰獲勝,所以本期節目中首發歌手必有一位要從舞臺離開,淘汰賽總是比較好看。

《歌手·當打之年》第八期節目很精彩。

上一場比拼中聲入人心男團奇襲蕭敬騰獲勝,所以本期節目中首發歌手必有一位要從舞臺離開,淘汰賽總是比較好看!

奇襲歌手聲入人心男團和耿斯漢雙雙奇襲成功,兩對奇襲歌手最終誰能成功補位也是節目看點之一。

懸念最後由節目組總導演洪濤公佈:袁婭維被淘汰,聲入人心男團補位成功。

昨晚的節目我認爲有三點值得大家觀看和探討:

看似普通的耿斯漢爲何能奇襲吉克雋逸獲勝?

奇襲歌手之間的PK中,耿斯漢爲何不敵聲入人心男團?

首發歌手排名靠後的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中,爲何袁婭維會被淘汰?

就這三個問題先談談我的看法,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

01 看似普通的耿斯漢爲何能奇襲吉克雋逸獲勝?

在這期節目之前我並不知道耿斯漢是誰,由於對他不瞭解,所以對他過去演唱的風格和水準也完全沒有概念。

耿斯漢這次選擇的歌曲《鼓樓先生》是非常典型的民謠風格,原唱王梵瑞版本就很民謠,情緒有些喪喪的,淡淡述說着鼓樓故事。

而耿斯漢版本的《鼓樓先生》在原版基礎上加了一些自己的設計。

比如歌曲開頭出現的口琴聲。

我一直認爲口琴、口哨這些都是民謠歌曲屢試不爽的加分項。

歌手耿斯漢的聲音還是有點驚豔到我,比起原唱,耿斯漢的歌聲更寬更高,所以整首歌曲沒有原版那麼喪,反而很燃。

耿斯漢在歌聲和舞臺表現上也做到了收放自如。

低聲吟唱時聲音清亮,表情是猶如孩童般的純真笑顏。

高音時嗓音則略帶一絲沙啞,表情也變化爲成熟男人的滄桑。

耿斯漢表示之所以選擇《鼓樓先生》,因爲這首歌代表了自己現在的心境:鼓樓永遠佇立在那兒,而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情永遠不會改變。

黑珍珠吉克雋逸選擇的歌曲《彩色的黑》也是很有心意的作品。

《彩色的黑》由姚謙作詞,是吉克雋逸出道發行的第一首歌。

她回憶當年參加完比賽,鋪天蓋地的黑料讓自己無法應付,如今直面過去非常感謝當年的自己,能夠勇敢的走到今天。

吉克雋逸是這一季比賽中我很欣賞的歌手,在舞臺上是女王,氣場特別的強大,這樣的人天生就是Super Star。

《彩色的黑》並不缺乏誠意,但對於吉克雋逸來說這樣的演唱水準只能算是正常發揮,跟前面兩場演唱水平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

從編曲和舞臺效果來說,吉克雋逸只是選擇了一個比較成熟的作品將它唱出來,跟耿斯漢的投入和精心設計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這倒不難理解,因爲上一場的吉克雋逸拿到了第四名的成績,這一場是絕對安全的。

很多歌手在這個時候都會選擇一些能表現自己態度的、自己想唱的作品來分享給大家。

狀態鬆弛的吉克雋逸票數上不敵耿斯漢並不意外。

02 奇襲歌手之間的PK中,耿斯漢爲何不敵聲入人心男團?

必須要說,如果是我投票,還是會選擇耿斯漢。

聲入人心男團有四位成員,音色的高低起伏、音域的變化……可以展現的可能性和空間都太多了,但這對於其他單人作戰的歌手來說公平嗎?

所以聲入人心男團的參賽總讓我恍惚覺得他們跟其他歌手的比賽不在一個空間。

不過大衆評審的投票也不是全無道理,畢竟《歌手》也沒有說拒絕組合參賽。

第一季《歌手》的冠軍就是羽泉組合。

而且,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爲這種男團參賽不多才顯出其稀缺性。

有些東西是因爲稀缺而珍貴。

聲入人心組合的演唱,也是最大的限度的去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兩個語種的表現形式,高低音的起伏、優美的和聲,還有飽滿的情感以及組合成員的默契,確實也是一場高規格的演出。

其實這兩組選手真的很難放到一起比較,且兩組選手對於對方的評價都非常高。

聲入人心評價耿斯漢說既給觀衆一個很震撼的視覺和聽覺效果,然後又唱的非常走心;

耿斯漢評價聲入人心說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實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每個歌者在這個舞臺上的努力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03 首發歌手排名較後的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中,爲何袁婭維會被淘汰?

袁維婭淘汰之後,我重新聽了一遍她在本季《歌手》上所有的參賽曲目。

如果要給袁婭維在《歌手》中的表現賦予一些定義和標籤的話,我可能要給她:“百變”“萬能”“嘗試各種可能”“中英文結合”“技術派”等。

不知道袁婭維在《歌手》舞臺上表現得這麼多變是爲了分享更多種音樂形式給觀衆呢,還是說在她目前的歌手職業生涯中她就是這麼“玩”音樂的。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看似什麼都會的多面手和精耕某一兩個領域的單面手存在。

袁婭維把音樂做的很國際化,歌手中的八首曲目中,不論是唱腔還是歌詞她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音樂界專業人士也不精通樂理知識,對於一個普通觀衆來說,她的很多創意拼接真的讓人不明所以。

比如她在第四期將《See you again》和《Love can fly》拼到一起。

一件漂亮的上衣和一件漂亮的裙子拼在一起不一定就是美的,歌曲和穿衣服一樣也有協調性。

單就本場演出來說,袁婭維的表現我認爲是她八場以來最好的、

袁婭維唱《I love you 3000》的感覺,讓我想起德國藍調天后Sarah Connor唱《Every moment of my life》。

顯而易見袁婭維的聲線是比較適合唱藍調和靈魂樂的,建議她可以將百變的創作風格固定在某幾種上。

相較於袁婭維的多變,華晨宇和蕭敬騰的標籤相對穩定。

蕭敬騰,“搖滾”“爵士”;

華晨宇,“前衛”“搖滾”。

回顧很多華語樂壇封神級別的前輩,他們私底下怎麼玩音樂不得而知,但是他們奉爲經典的一些歌曲往往都是同一種風格的,並沒有“那麼”的多變。

袁婭維的淘汰我認爲很大的原因就是風格太多導致沒有風格,什麼都是就什麼都不是。

在本屆《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很多歌手都說自己喜歡“玩音樂”,演唱風格也很國際範。

華晨宇多次說希望給到大家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能總是唱過去的經典。

其實我們也不想總是聽過去的一些經典,希望參加的歌手多拿一些新歌出來比賽。

現在歌手喜歡玩的搖滾、爵士、藍調等風格形式大多起源於美國,一種音樂形式的發源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信仰不無關係,一方水土養育一種音樂靈魂。

而中國流行音樂發展這麼多年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或許有些通俗但它能夠映射中國人含蓄內斂的個性;

還有中國各地的地方戲劇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寶,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文化,同樣不可以放棄。

不再致敬經典,並不意味着把中國流行樂內在的東西丟棄,所以在《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希望可以多聽到一些以情動人的東西,不侷限於以前的經典老歌、國際化的歌曲、地方的戲曲……

風格只是外在,歌曲的靈魂和態度才最爲重要——送給正值當打之年的歌手們!

謝謝閱讀,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浮生娛夢,

一起追憶娛樂圈中的似水流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