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领略无数绮丽风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长。说到重庆,朋友们都不陌生,重庆美食、网红打卡景点更是多不胜数。不过,在重庆也有很多的古镇,曾经风光一时,现在却很少人问津。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走马场,也被称为走马古镇,拥有几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民间文学之乡,同时,这里还拥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镇民间故事。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被冠以如此之多的名号之后,这里却依然保持着原本的模样。

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巴县志》记载的“(重庆)正西陆路八十里至走马岗交璧山县界,系赴成都驿路”,重现了走马镇的古驿道。“‘走马岗’事实上就是走马场的别称。”,因走马古镇修筑于一座形似奔马的山岗之上,自古以来,又被当地人称为“走马岗”。清晨从重庆出发,黄昏至此已人困马乏,要再翻一座大山才到璧山的来凤驿。天擦黑入山,客货都不安全,行人客商多选择在此歇宿。故而,一到傍晚茶馆、戏台、酒楼多热闹起来,山歌故事、野史裨闻代代相传,走马古镇积淀下深厚的驿道民间文化。

走马古镇并不大,基本上都还保留着之前的那些老式建筑和房屋,不过很多地方都因为年久失修而变成了危房,如今已无人居住。而剩下的大部分房屋,依然是走马人重要的聚居地。而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被九龙坡区评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样的标牌当地人也早就司空见惯。

在这里流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是来往的商旅所带来的。因为“走马”这一特殊职业的存在,来自各地的传说都在这里汇集,而走马人又特别偏爱这些故事,于是凭借着口口相传,这些故事得以保留,并且成为了这里的一大特色。走马被称为民间文学之乡,自然是因为这里流传着的丰富的民间故事,能够依靠流传的故事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小结:笔者认为,走马古镇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而不受商业开发的浸染,希望它还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古镇之所以是古镇,就是应该保持它原来的模样。有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亲自到走马镇上感受一下当地的纯朴。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