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經周折,“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才從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規劃建設局得知,就在他們4月30日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同一天,涇河新城管委會已向涇陽縣政府發函,要求撤銷包括該項目在內兩個項目已取得的施工手續。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涇河新城管委會發往涇陽縣政府要求撤銷“文定九合”項目施工手續的函件,該函件的內容得到了涇河新城管委會相關部門的證實。

7月22日上午,陝西咸陽市涇陽縣先鋒村“文定九合”項目準備開工。沒過多久,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趕來,叫停了施工。

這已不是涇河新城綜合執法部門第一次叫停該項目,叫停的理由很簡單:手續不合規。

“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出示了由咸陽市涇陽縣政府審批通過的全套施工手續文件,並告訴執法者項目通過了政府審批,系施工合法。

“涇陽縣說了不算,必須停工。”執法者態度強硬。

“究竟誰說了算。我們每個月幾十萬元的損失,誰買單?”項目方也不示弱。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7月22日上午,“文定九合”項目準備開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趕來,叫停了施工。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一方是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一方是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政府,兩級政府政策打架,企業夾在當中左右爲難。

項目停工,造成的損失逐日增加,企業的支出除日常開銷外,項目還將面臨業主索賠、施工方起訴、投資人撤資等壓力。

項目耽誤近10年剛準備施工又被叫停

“文定九合”項目,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涇幹街道辦事處先鋒村附近,是一個商住項目,建築規模4.5萬平方米,總造價近1億元。

涇陽縣相關部門披露的文件顯示,“文定九合”是涇陽縣第一個舊城改造項目。2008年8月2日,開發商與該縣簽訂開發項目合同,從2009年至2010年,分別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土地使用證》等證照,並完成該項目的一期、三期及二期部分工程建設。

文件顯示,2010年,涇陽縣爲提升城市形象,準備對縣城文廟廣場周邊進行重新規劃,於是文廟廣場周邊工程要求暫停,“文定天下”(是文定九合曾用名)項目位列其中,該項目暫定施工面積16.62畝。

此後,涇陽縣政府多次對文廟廣場周邊進行規劃,但涉及拆遷面積大、費用高等因素,改造工程始終被擱置。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期間,該縣主要領導換了幾任。

“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說,由於停工週期太長,爲了能讓項目開工,他們又四次聘請設計院進行規劃、聯繫專家論證、重新設計。

經過反覆論證、規劃,該項目的規劃、設計得到了涇陽縣相關部門審批通過,並於去年12月28日,涇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爲該項目頒發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許可證》顯示:經審覈,本建設工程符合城鄉規劃要求。

今年4月20日,“文定九合”項目與浙江一家施工企業簽訂了《建築施工合同》,施工方派工人進場準備施工。

4月30日,涇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爲該項目批准並頒發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載明:經審查,本建築工程符合施工條件,准予施工。

“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說,所有證照齊備,5月10日準備開工。施工剛開始,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便趕到現場,並告知他們工程不符合規劃,口頭要求停工。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涇陽縣政府出具的關於該項目的相關審批文件。攝影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拿出全套施工手續供執法部門檢查,但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告知他們,“文定九合”項目建設用地目前已劃歸至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說該項目不符合規劃,他們才前來執法,如有問題,可諮詢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規劃建設局。

幾經周折,“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才從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規劃建設局得知,就在他們4月30日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同一天,涇河新城管委會已向涇陽縣政府發函,要求撤銷包括該項目在內兩個項目已取得的施工手續。

涇陽縣政府給項目發證,涇河新城管委會要求撤銷許可證,“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說, “我們也不知道該聽誰的。”

兩級政府說法不同:一方說能施工,一方說不能

涇陽縣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2017年,該縣部分區域及行政權劃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

涇河新城是陝西西鹹新區的一部分,位於西安與咸陽之間。2017年1月,按照陝西省委、省政府要求,西鹹新區負責該區域的行政權,西安託管。

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涇河新城管委會發往涇陽縣政府要求撤銷“文定九合”項目施工手續的函件,該函件的內容得到了涇河新城管委會相關部門的證實。

該函件名爲《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關於停止涇河新城規劃範圍內土地出讓及新建項目審批的函》,發函日期爲4月30日。“文定九合”項目是該函件中被點名要求撤銷項目手續的項目之一。

該函稱,近期,涇河新城對區域在建項目監管工作中發現,縣政府(涇陽縣)有關部門仍在辦理新建項目審批手續,如2018年12月核發的“錦繡華庭”、“文定天下” (文定九合曾用名)等項目手續,因上述項目與涇河新城城市規劃不符,導致項目無法落地……請縣政府督促相關部門撤回上述項目審批手續,並停止涇河新城規劃轄區內土地、規劃、建設審批工作。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涇河新城管委會發往涇陽縣政府要求撤銷“文定九合”項目施工手續的函件。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這是我們政府之間的事,所以函發給的是縣裏,而不是公司。”7月19日上午,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的工作人員說。

施工手續剛拿到又將被撤銷,“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又來到涇陽縣政府。

“我們是一級政府,他們也是,我們發的證咋不合法了,你施你的工,沒問題……”涇陽縣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他們將給涇河新城去函說明情況。

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涇陽縣相關文件獲悉,“文定天下” (是文定九合曾用名)和“錦繡華庭”項目均屬於歷史遺留項目,“不存在新批或違反涇河新城規劃的問題”。

得到發證單位許可,又擁有合法手續,“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準備再次開工。但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又來了,依舊是口頭叫停,沒有叫停文書。

“我們明明是合法的,縣政府都說沒問題。”多個視頻內,“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一直訴說着難處。

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依舊不允許施工,沒有文件、沒有罰單,只有口頭要求停工,“涇陽縣沒有權力給你們批手續,如果你們強行動工,所有後果你自己承擔。”

話音剛落,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又轉頭指着一臺挖掘機,對施工的工人說,“你要是繼續施工,我們就把你的挖掘機扣了”。

項目依舊停工。

施工的工人對項目負責人說,“你們最好能協調好,別把我們東西扣了,我們擔不起這責任。”

“文定九合”項目方左右爲難,他們所能做的,就是每兩天前往兩級政府詢問、溝通項目何時能開工,怎樣才能開工。

政府工作人員態度熱情但不解決問題

7月19日,上游新聞記者曾跟隨該項目的工作人員前往兩級政府進行探訪。

在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工作人員對該項目工作人員很熟識,並承認他們曾多次來訪。

“我們收了你們的材料,只能如實上報,我們領導也要拉着其他部門的領導來開會研究,拿出意見,你這個問題太複雜,必須經過管委會領導集體上會研究後才能給出方案。”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的工作人員說。

“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只能滔滔不絕地講述停工給企業造成的困難,詢問多長時間能恢復施工。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項目長時間停工,導致工地變成了停車場。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兩級政府交接,有多個項目,每個項目情況不同且複雜,管委會領導一直在外出差,要等,必須一個一個上會解決,一步一步來,“只能走着看着,誰也不能給你說出一個完整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該局負責人處,“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也得到了幾乎同樣的答案。

“誰擋的你們,你們可以找誰去啊。”這名負責人說。

“城管說是你們讓擋的,我們繞一圈還要來找你們……”“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說。

這名負責人說,他們已向涇陽縣發函要求撤銷施工手續,但涇陽縣遲遲不回覆,導致工作受阻,“在他們沒有回覆的情況下,我們已經提前準備開會研究你們的事了,你們再等等……”

之後,“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又將情況說明文件遞交給涇河新城管委會黨委辦公室。兩個部門均表示,要將問題反映給領導,7月24日將找領導及其他部門召開專題會研究解決方案。

但截至7月26日發稿前,“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涇河新城管委會未給出任何說法,他們依舊停工。

7月19日,“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又來到涇陽縣,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認爲,“文定九合”項目已歷時10年,屬於縣城遺留項目,“老項目就該用老辦法”,縣政府頒發的證照合理合法,涇河新城不該發函要求撤銷施工手續,“這樣來回發函就成打文字仗了……”

對於爲何涇陽縣沒向涇河新城回覆函件,涇陽縣這名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雙方政策不一致,涉及的項目不僅僅只有“文定九合”一家,“有100多個項目”、“涉及各個方面”,涇陽縣已經列出十大經濟問題準備與涇河新城進行商議,其中包括哪些項目誰來審批等問題,“如果這個框架性意見沒問題了,你的問題就很簡單了……這個我們領導要簽字認可,需要層層上報。”

無論是去涇河新城還是涇陽縣,“文定九合”項目的工作人員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每次去,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但就是不解決問題,他們能做的只有等。

項目經理稱停工導致每月至少損失30萬元

遲遲沒等來具體開工時間和解決辦法,“文定九合”項目卻等來了各方的壓力。

首先是施工方。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由施工方發佈的《工作聯繫函》,發函時間爲7月16日。該《工作聯繫函》稱:今年4月20日,雙方簽約,施工方也已派工人進場準備施工,但至今不能開工,造成施工方前期費用增大,包括人員工資、辦公及住房、保證金成本、施工人員、材料組織等每月費用16.6萬元。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施工方向項目部發來的《工作聯繫函》。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施工方表示,由於停工,從合同簽約日起,施工方直接損失由該項目承擔,如7月30日之前再不開工,施工方將根據合同撤走工人,對該項目部進行起訴。

除了面臨訴訟及催款,根據《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規定,自發證之日起三個月內必須施工,由於停工,而“文定九合”項目所持有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將於今年7月30日廢止。

“再不開工,投資人、施工單位、業主能把我們給喫了。”“文定九合”項目的負責人說。該項目的總工期僅有720天,“延誤一天,我們就要給客戶多支付一天的違約金……”他們曾粗略計算了每月支出的科目,除施工單位的費用外,項目部的人員工資、租賃塔吊、挖掘機的費用、鋼筋、混凝土賒賬的利息等,“目前能看到的花費,每月至少30多萬,如果到了後期,面臨索賠或其他意外,具體數字不敢算。”

該負責人說,由於該項目的一期、三期已經交付業主,按照前期規劃,二期待建區域還涉及中央空調機房建設,由於項目始終未開工,中央空調機房也未建成,每年冬季,都有業主進行投訴。

“爲什麼不去涇河新城重新再辦證呢?”上游新聞記者問。

“我們前期規劃、請專家已經花了100多萬,按照規劃,售樓部已經建成,如果再辦,又要花這麼多錢,這前後損失,都要我們企業去承擔……”“文定九合”項目的負責人說,如果再拖下去,他們還將面臨客戶索賠、投資人撤資等風險,“如果真那樣,我們這個項目就要爛尾了。”

老項目延續老辦法?多個項目負責人也說不清

上游新聞記者獲悉,由於兩級政府政策不一致,導致停工或半停工的項目不僅僅只有“文定九合”。多個項目負責人不願意透露項目名稱,他們擔心事後惹麻煩。

這些項目的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當初,他們來涇陽縣投資,源於當地招商引資,當地曾給他們書面承諾,對稅費、土地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勞保統籌等方面給予減免等優惠政策,他們經覈算成本,認爲有利可圖纔來投資。

“本身就是一個多億的項目,沒多少利潤。”一名項目經理說。多個項目負責人向上遊新聞記者提供的商談錄音顯示,涇河新城相關部門曾要求這些項目簽署承諾書,表示自願由涇河新城接管,並承諾與涇陽縣脫離管理關係。

但對於此前與涇陽縣簽署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是否延續?這些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們也說不清。

以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爲例 ,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當初,他們與涇陽縣簽署的協議,是按照優惠價格每平方米50元的價格收取。如果移交至涇河新城,是否還需要補交?

錄音中,涇河新城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未正面回答該問題,只是催促簽署承諾書。

該項目負責人說,他曾私下打聽得知,他們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肯定要補交,價格在每平方米240元左右,“憑空多出幾百萬的支出,誰能接受……”

至少有3個項目的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補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是肯定的,就是補多少的問題。

由於沒有準確信息,上述項目的負責人擔心,除了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還有稅費、土地出讓金、勞保統籌等方面的問題是否需要補交。

由於無法落實移交,上述多個項目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只要他們開工,涇河新城綜合執法部門便出面叫停。

一個項目的負責人說,他們項目早該土方回填,由於被叫停,土方無法回填,存在雨季基坑塌方等風險,“如果出了安全事故,我都不知道誰該承擔責任。”

涇河新城政策一年兩變

除了經濟損失,一些項目遲遲未向涇河新城移交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涇河新城的政策走向存有擔憂。

多個項目負責人向上遊新聞記者出示了兩張公函翻拍照片,兩份公函針對同一個政策,一年內發生兩次改變。

一份發佈時間爲2017年11月22日,由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向涇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出,名爲《關於涇陽縣境內劃歸涇河新城管理相關項目情況報告的覆函》。該函稱有11個項目屬於在建項目,按文件要求仍由涇陽縣相關職能部門承擔項目審批及監督管理工作,待項目竣工完成決算後統一移交涇河新城。

一年後的 2018年12月14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又對涇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函,該函名爲《關於撤銷《關於涇陽縣境內劃歸涇河新城管理相關項目情況報告的覆函》決定的告知函》。該函稱,涇河新城管委會與涇陽縣政府就託管工作遺留問題正在協商解決中,涉及相關項目的遺留問題處理意見以涇河新城管委會文件爲準。現決定我局於2017年11月22日出具的《關於涇陽縣境內劃歸涇河新城管理相關項目情況報告的覆函》(陝涇河規劃函[2017]49號)文件廢止。

“一個政策一年就撤銷了,我們真拿不準他們。”一項目負責人說。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因爲兩級政府政策有分歧,工地建設停滯不前。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生態環境部批當地政府“新官不理舊賬”

上游新聞記者掌握的材料及調查顯示,由於一些項目或政策措施發生於涇河新城成立之前,兩地在交接中存在的矛盾有很多,最典型的便是涇陽污水處理廠。

今年5月13日,生態環境部曾用“典型案例”批評,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推脫責任,導致涇陽污水處理廠污水直排。

生態環境部發文稱,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指出:“咸陽市涇陽縣等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或管網覆蓋率低,每天約4000噸生活污水直排”。爲此,陝西省整改方案明確:“生活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排放,徹底解決污水直排問題”。 2017年5月,已明確由涇河新城接收涇陽污水處理廠。

生態環境部發文稱,2018年11月,中央第二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陝西省開展“回頭看” 發現,涇陽污水處理廠成了“燙手山芋”,涇河新城和涇陽縣不是想辦法怎麼推動整改,而是找理由怎麼推脫責任,就移交託管問題自說自話,導致整改任務目標落空。由於涇河新城、涇陽縣互相推諉扯皮,導致原本在2018年1月就能實施的併網工程拖延至6月12日才完成。

生態環境部認爲,西鹹新區及涇河新城管委會在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爲,新官不理舊賬,在涇陽污水處理廠接管上推脫整改責任,導致督察反饋意見明確指出的污水直排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陝西兩級政府政策“打架”:多個工程項目被叫停,有企業稱每月損失30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