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官方微博:@轻兵器爱好者

  每天一篇战术&枪械知识干货

  7*24小时,不间断的战术大图

  作为我国人民最“熟悉和憎恨”的手动步枪之一来说,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大名可谓是臭名昭著。

  (建议大家在WIFI下观看)

  

  

  对于这种熟悉的武器,网络上往往流传着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所谓“主流说法”——三八式步枪侵彻力强,威力却不大,只要没有打中要害,很快就能康复。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三八式步枪的弹头结构特殊,威力巨大,堪比“达姆弹”,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只是战时的宣传说法,当不得真。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电影《1942》中侵华日军身背三八式步枪

  

  游戏荣誉勋章的三八式步枪截图

  

  战地1中的截图

  有坂三八式步枪,藏于瑞典军事博物馆

  事实上,武器的致伤效果是十分复杂的,并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即使是同一口径,在不同距离用不同武器发射不同子弹,以不同角度击中目标的不同部位,造成的创伤也可能是天差地别的。

  本文中,我们就结合现有资料,简单分析一下三八式步枪在发射几种主流步枪弹时的创伤效果。

  

  旧日本军队装备的各种步枪

  最早的有坂6.5×50SR步枪弹是一种圆头弹(是“有坂”而不是“友坂”,记不清的朋友们只要记住日本鬼子一点也不“友好”就行了),其被甲结构均匀,与同时期的各种圆头弹并无太大区别。但这种早期的无烟火药圆头弹在创伤效果方面的表现普遍不佳,即使是口径和动能都更大的德国7.92×57mm步枪弹和英国.303英寸步枪弹也难以满足实战需求,更不要说是有坂6.5这种口径小,装药少的步枪弹了。

  事实上,7.92×57mm圆头步枪弹和英国.303英寸圆头步枪弹都大量的采用了半被甲弹头,通过外露的铅芯来增强创伤效果。

  真正的“达姆弹”——使用露铅弹头的.303 MkII步枪弹

  英国生产的6.5×50SR圆头弹,与日本生产的略有不同

  但在1899年的海牙公约中,诸如空尖弹或半被甲弹这类“扩张性弹头”被禁止在战争中使用,世界各国又都开始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英国的.303 MkVII步枪弹采用了复合弹芯,能够产生较为剧烈的翻滚。德国7.92×57mm步枪弹则因为装药多,弹头重,具备较大的动能。

  有坂6.5×50SR步枪弹也赶上了潮流,换成了尖头弹。但这种尖头弹一没有.303 MkVII步枪弹的特殊结构,二没有7.92×57mm步枪弹的动能,因此就于一种较为尴尬的状态:创伤效果虽然优于老式圆头弹,但又不如同时期的新型步枪弹。

  

  早期6.5×50SR尖头弹,弹体表面光滑无辊沟

  但是这种早期的尖头弹存在一些问题:射击时,较薄的被甲对膛线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个缺陷,1915年,改进型的新型6.5×50SR尖头弹出现了,并很快取代了早期的尖头弹。这种新型尖头弹加厚了弹头前2/3部分的被甲,起到保护膛线的作用,而后半截的被甲则保持不变。这种特殊的弹头结构也是部分人认为6.5×50SR 步枪弹“堪比达姆弹”的主要原因。

  

  6.5×50SR步枪弹的特殊被甲构造

  根据美军《创伤弹道》一书介绍的内容,这种后期型的6.5×50SR 尖头步枪弹在以2000fps(约609m/s)的速度命中人体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口。而以每秒2400fps(731m/s)的高速命中人体时,则会产生大量碎片。这是因为高速命中人体后,弹尾较薄的被甲首先破碎变形导致的。相比之下,6.5×50SR圆头步枪弹几乎只有在每秒1000~2000英尺的速度下命中人体骨骼这种坚硬的部位,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形变。

  

  以2000fps高速射进水中的6.5×50SR步枪弹,左侧对比的是一枚.30-06 M1步枪弹

  有些网友看到这可能会觉得,既然这样,6.5×50SR步枪弹简直就和现代的小口径步枪弹一样厉害嘛!

  但是且慢——要知道三八式步枪的枪口初速也只有2400fps左右!也就是说,三八式步枪如果能够和现代的5.56毫米步枪一样,靠弹体破碎来提高杀伤力,只能说明对方已经冲到脸上了,刺刀还要更有用一些。

  而如果想要靠弹丸变形来杀伤对方,也必须是在200米以内的近距离上。超过这一距离,三八式步枪的弹丸飞行速度就已经难以满足被甲破碎的条件了。除非是命中骨骼,否则很难再产生什么严重伤害了。

  

  日本生产的不同种类的6.5×50SR步枪弹

  不过,6.5×50SR步枪弹在中远距离上的致伤效果也不是毫无亮点。由于6.5×50SR步枪弹特殊的被甲结构,使其重心靠后,飞行过程中的章动幅度较大,命中角度大,在人体这种均匀介质中还会产生较大的偏转。这一设计又有些类似AK-74发射的5.45毫米步枪弹了。但由于6.5×50SR步枪弹的弹头长径比相当大,也没有采用船尾弹的结构,几乎不会产生翻滚,而只是偏航而已。其创伤效果虽然远不如5.45毫米步枪弹,但至少是比圆头弹和早期尖头弹好了。

  解放战争后我国生产的6.5×50SR步枪弹,特征是黄铜弹头和绿色密封漆

  综上所述,三八式步枪发射6.5×50SR步枪弹,其威力既没有通常印象中那么小,也远远谈不上所谓“堪比达姆弹”。

  相比类似口径的武器来说,有坂6.5×50SR步枪弹的创伤效果要优于6.5×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但面对采用半被甲结构的6.5×54R曼利夏步枪弹,恐怕就不太够看了。至于和6.5×55mm瑞典弹相比……笔者只能说,直到今天,6.5×55mm瑞典弹都还是欧美民间最受欢迎的猎用步枪弹之一,而其他同时期的6.5毫米步枪弹几乎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6.5×54R曼利夏步枪弹

  

  瑞典m/41B狙击步枪使用的6.5×55毫米尖头弹

  放大到和其他武器对比的话,英国.303 MkVII步枪弹虽然动能并不很高,但弹头直径较大,翻滚效果非常好。要是和美国.30-06 M1步枪弹、德国7.92×57mm s.S.重尖弹比,场面就更尴尬了——这些子弹的动能足足比6.5×50SR步枪弹大了1400J!

  即使是和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7.92×57mm轻尖弹相比,6.5×50SR步枪弹的动能也差了一大截。因此抗战时期流传的“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毕竟我军也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刻意宣传三八式步枪“威力小”岂不是会让战士对手中的武器失去信心吗?

  《战地1》“力挽狂澜”DLC中加入的三八式步枪

  在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于武器的性能来说,一定要客观的,辩证的去看待,而不应以“非黑即白”的态度评价某一种武器。更不可取的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提出一些与大众观点大相径庭的错误观点,希望以此来吸引他人眼球。

  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性能优秀的武器,也是笔者最喜爱的老式步枪之一。但对于其性能上存在的缺陷,我们仍应该予以正视,而非以个人喜好选择性的进行曲解。而只要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讨论问题,即使观点不同引发争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原创内容,文字著作权属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轻武器文化第一自媒体

  狂野+不呆板+不枯燥

  “战术&枪械&眼界&先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