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一个善变的指标,有时候一成不变,有时候瞬息万变。作为评价肾功能最普遍的指标,却没有领袖的气质,一点也不让人省心,肾友经常被它骗了。要真正读懂它,需要了解一些“内幕”。

血肌酐在两个关键节点最会“骗人”:

1、在参考范围高限附近撒谎

血肌酐超出哪个数值就是超标了?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各人体质不同,有的人血肌酐升到90μmol/L就进入肾衰竭了,也有肾功能很好的人血肌酐常年保持在120μmol/L左右,各地各医院的血肌酐参考范围也不同。

老人、小孩、女性、瘦人、素食者、活动量少、营养不够的人,肌酐会更低一些。可能平时肌酐只有四五十,即使发生肾衰竭、血肌酐升高后,也没有超过参考范围。如果此时因为肌酐说“正常”,就真认为正常了,那就被肌酐骗了,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年轻人、男人、超重者、无肉不欢的人、健身爱好者,肌酐会更高一些。即使葛优瘫一整天再检查,也可能肌酐会比参考范围稍高一些。此时肾功能无恙,不用因为肌酐高而忧心忡忡、过度治疗。

那么,当肌酐处在高限附近时,怎么才能确定肾功能是否受损呢?

可以看其它更靠谱的指标:肾功能检查中更灵敏的指标胱抑素C,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这个评价肾功能的“金指标”。做到准确把握肾功能,避免耽误治疗、过度治疗。

2、在尿毒症临界点撒谎

在尿毒症的确诊标准还不成熟的年代,血肌酐大放异彩,以致于曾经(现在也有)很多医生将血肌酐达到707μmol/L当做尿毒症和启动透析治疗的标志。

随着肾脏病学的进步,我们对尿毒症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血肌酐并非诊断尿毒症的权威指标,也和是否启动透析无关。

许多伴有高血压、感染、肾灌注不足、接触肾毒性物质的患者,血肌酐达到了一千以上,但肾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也有血肌酐不到七百的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高血钾、酸中毒、心力衰竭,必须尽快透析,否则有生命危险。

当肌酐升到七百左右时,怎么判断真实的肾功能状态呢?

可以参考肾脏B超,看肾脏大小。如果肾脏已经严重萎缩,则肾功能已经所剩无几,如果肾脏萎缩不严重,则肾功能大多还可以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