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似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过去,很多人都渴望长寿,希望能永远年轻,可到了科学和科技医疗发达的现代,这个观点似乎“有所改变”。

最近看了一些街头采访,几位老人却不再渴望长寿,甚至不愿长命百岁,转而希望自己能活到“差不多”岁数就得了。

这个“差不多岁数”,人们通常指的是六七十岁,最多到八十岁左右。“若自己活到了九十岁”王大爷:“自己对此会有强烈的不安。”另外几位老人也普遍认为,“人在活到九十岁的时候,很难再保证生活的质量,而且那时很可能活成了“老糊涂”,成为了儿女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与其如此,不如活到差不多岁数就得了。”

为什么有些老人会有如此的观点呢?家中尚有高寿老人的家庭并不少,细究发现,在这些家庭中的子女通常将会迎来“五大难题”。这五大难题可谓是既残酷又现实,令不少子女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究竟是哪五大难题?

一、工作事业的选择受限

人在活到五六十岁时,其实会迎来人生的最后一段黄金期。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个人心智,还是人脉、财富、经验的积累都已经达到巅峰。而且五六十岁时,儿女通常也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不需要再为孩子操心。

可对于家中尚有高寿老人的家庭,即便迎来人生的最后一段黄金期,却常常因为要照顾七八十岁的老父老母而没有办法去闯荡一番事业,也就错过了最后一段宝贵的时间。不仅是事业,工作也如此,很多人本来在五六十岁这个阶段还可以在工作职务方面再往上冲一冲,却因为家中老人的牵绊没办法拿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最后不得不留下些许的遗憾。

毫无疑问,家中老人高寿,子女将会迎来工作事业上的选择受限。

二、经济压力重如山

一般活到八九十岁的高寿老人,子女通常也熬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很多子女本身身体就不好,面临着健康医疗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巨大经济压力,可想经济压力有多大。

毫无疑问,这样家庭中老人高寿,子女将迎来比较重的经济压力。

三、时间和精力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照顾父母,天经地义。”

可随着父母身体变差、甚至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对父母的照顾其实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简单的照料,而是需要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顾老人之中。倘若有钱雇陪护还好,能帮自己照顾父母。

但对于一般雇不起陪护的家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上就要安排妥当,自己要多一些担当对父母尽心尽责。

四、令人崩溃的情绪

很多高寿老人看似身体还算健朗,可心智却完全变成了老小孩,甚至不少老人还会患上了一些疾病。这些高寿老人时常脾气古怪、情绪易暴躁、甚至时常还无缘由地摔砸东西,乱喊乱叫,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子女更加耐心的引导和安慰。

对于这样的高寿老人,子女首先一定要振作精神,因为只有自己精神状态极佳,才能有效的开导老人变得乐观开朗,需要“设身处地”的了解父母的情绪并提前化解。

五、道德压力令人喘不过气

国人常说的“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一种孝道,也是一种个人德行好坏的标准。可在面对高寿老人的养老问题上,一些子女陷入了“道德压力”。这种道德压力有来自外界的,也有来自自己内心的道德拷问。“高寿老人重病该不该不断砸钱救治?”、“老人想回家得到家人陪伴照料,是应该将老人接回家还是让老人继续呆在养老院?”

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容易回答,甚至答案没有任何的悬念。可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把这些问题拿到现实当中,在具体的环境下做出抉择时,一切都变得那么艰难。

其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子女们会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但是比起当年父辈母辈们历尽千辛地把孩子抚养成人,子女们所面对这些困难,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最后,祝愿有高寿老人的家庭都能和睦快乐,老人健康高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