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是一切,沒有健康沒有一切。

有這樣一種病: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上;而在10個病人中,知道自己有病的,卻只有1個;並且,很多人一發現就是中晚期。它就是有“沉默殺手”之稱的慢性腎病。年紀輕輕,之前好好的,一查出來就已經是尿毒症,這種例子並不少見。

什麼是慢性腎病?目前,只要出現腎損害或腎功能下降,比如蛋白尿、血尿或尿沉渣異常,以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只要符合任意一項,且持續超過3個月,即可認定爲慢性腎病。而傷腎的源頭,往往來自於人們明明知道,卻天天在犯的壞習慣。

一、喫鹽多:鹽喫得多並不能防腐,反而會傷腎,鹽攝入太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致使腎臟受損。怎樣纔算多?對於健康成年人,每天攝鹽量超過6克,就算多了;而對兒童,超過3克就是多。控鹽上,教大家一個小技巧:等菜準備盛盤時再放鹽。

二、長太胖:當長胖成爲一種習慣,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美麗,還有好腎。肥胖,會導致腎小球肥大或硬化,從而引起腎臟損傷。有數據顯示,肥胖相關性腎小球病的發病率比過去增加了10倍!因此,腎臟疾病的高危人羣,要注意遠離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三、喝水少:曹雪芹曾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啊,人都是水做的。有研究表明,喝水少會使身體脫水,損害血管功能,從而導致慢性腎病、心血管病等,危害堪比吸菸。另一個更常見的危害是,水喝得少會引起尿液鈣鹽濃度過高,誘發腎結石。因此,每天要保證充足的飲水量。

四、常憋尿: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導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後細菌容易沿着輸尿管上行,引起腎盂腎炎。經常憋尿,還會慢慢感覺沒有尿意,膀胱炎也會找上門來。患者不僅會出現腰痠背痛、尿頻尿急等症狀,還可能發展成爲急性尿毒症。

五、亂喫藥:不少藥物也有一定的毒性,最常見的是人們感冒後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各類補腎的中成藥等。會出現乏力、口乾舌燥、食慾不振、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腎功能不全或急性腎衰。

六、暴飲暴食: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會喫下過量的美味,攝入的食物最終都會產生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這些廢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飲食無度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損傷的概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有度。

然而事實上,腎臟的“忍耐力”極強。當腎臟受損不超過50%時,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並不會受到影響,病人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當症狀出現時,往往表明腎損害已經比較嚴重。所以,我們不能等到出現了症狀,纔來關注腎臟。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大家有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喜歡的記得關注小編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