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爲討好和順從父母纔有好日子過,從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總而言之,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害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恐懼與他人起衝突,壓抑自我的需求,甚至完全犧牲自我。

討好型人格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你,學會真心愛自己

“幫我下樓買杯咖啡!”

“好的。”

“手上事情放放,先去幫我拿快遞!”

“馬上,馬上!”

“幫我畫個圖,對你來說很簡單吧!”

“好吧。”

……

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瞭解“討好型人格”,別再活得如此卑微

是不是很多人都會這樣?明明忙的不可開交,對別人近乎無理的要求卻怎麼也沒有勇氣開口拒絕,最後只能犧牲自己的時間一一照做。

這其實是一種不好的思維方式和行爲風格——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術語上稱爲“迎合型人格”。

擁有這類特質的人,會希望通過“取悅對方”來換取“別人的關注”、“重視”或者是“愛”;但在此過程中,卻經常壓抑自己、犧牲自己的需求。

它的典型表現有這些:

1、主動迎合他人

社會交往中,這類人往往會主動的贊同、附和別人的觀點和想法,哪怕自己其實並不認同。

2、喜歡主動道歉

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害怕與他人發生衝突,所以他們往往採用道歉的方式儘快結束衝突,即使錯的不是自己。

3、難以拒絕他人

害怕拒絕他人,下意識認爲一旦拒絕他人的需求自己就會被厭惡、孤立,總是盡力滿足別人。

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瞭解“討好型人格”,別再活得如此卑微

4、害怕表達真實想法

這一類人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總是擔心他人不認可自己的觀點,害怕自己的觀點被攻擊,很難真實表達出自己所想。

5、沒有原則和底線

討好型人格者爲了達到與他人和諧相處的目標,有時會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討好他人。

總而言之,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害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恐懼與他人起衝突,壓抑自我的需求,甚至完全犧牲自我。

那麼這種人格是從哪裏來的呢?答案可能要從父母身上找起。

錯誤的教育方式是根源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有着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家庭教育是最關鍵的因素。

父母過度的控制慾

有的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聽話”,孩子只要稍稍違背父母的要求,就會遭到批評、訓斥甚至責打。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爲討好和順從父母纔有好日子過,從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瞭解“討好型人格”,別再活得如此卑微

父母本身就是討好型人格

一些父母在教育中,過度強調“捨己爲人”,要求孩子犧牲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其他孩子,或照顧老師、其他家長的眼色。孩子從小在自我委屈和自我犧牲中成長,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而討好型人格一旦形成,它很可能會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負面影響

因爲自我邊界的模糊,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很容易把別人的感受凌駕在自己的感受之上。

爲了讓別人高興,爲了掩蓋自己的不足,只好賣力對別人好。但其實這個過程是充滿糾結和掙扎的,無法呈現真實的內心,自己只能一直在壓抑中度過。

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瞭解“討好型人格”,別再活得如此卑微

此外,一個人是無法討好所有人的,一旦“討好”不被別人認可,甚至被漠視,討好型人格者會有嚴重的焦慮和愧疚感,並且爲此付出更多的討好,陷入“無休止的討好,期盼着別人永遠不會到來的回報”的死循環之中,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導致抑鬱。

討好型人格者還有喜歡隱藏真實想法、難以自我決策、隨大流的特點,這也很容易在工作、學習中錯過機會,導致平庸的人生。

負面人格對我們的人生,影響很深,除了討好型人格,還有表演型人格、邊緣型人格、迴避型人格等等。

你也有討好型人格嗎?在評論分享你的故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