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李牧之在雁门,法主于守,守乃所以为战;祖逖之在河南,法主于战,战乃所以为和;羊祜之在襄阳,法主于和,和乃所以为守。是和战、守本殊途而同归者也。——王质《续资治通鉴》
战国时代,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话,一定是“战”和“乱”。
战是指军事上的战争,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各自为政,相互攻伐,不是今天我打你,就是明天你打我,来来往往没有停歇,战争似乎连借口都不需要了。
而乱则是指政治上的混乱,旧贵族统治下的奴隶制度面临分崩离析,新制度形成的过程,势必会带来政治的动荡,此时华夏大地其实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当然,构成这段历史的并不全是中原大地上的诸侯国。
在华夏大地上北方游牧民族也参与了这段历史的创造,因为一支叫做匈奴的民族在此时崛起了,这支少数民族在战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巨大威胁,这里暂不论。
中原先进的文化或者是富裕的生活,其实一直是匈奴所渴求的。
既然羡慕,那就要想方设法地掠夺,匈奴也正是这样做的,靠着居无定所游牧的优势,靠近匈奴的中原土地俨然成了他们的跑马场,看见什么抢什么,能带走的绝对不放过,这是他们的原则。
按理来说,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那么乱,匈奴该趁机南下掠夺中原的财富才对,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战国时华夏战乱200多年,也不曾有过后来胡人乱华的事件记载。
那么战国崛起的匈奴为何没扰乱中原?不只因修了长城,他们更怕1个人,这个人就是李牧。
而与白起同称号的李牧到底多厉害?仅凭一战,让匈奴10余年不敢南犯,关于李牧和匈奴,我们要慢慢说。
秦、赵、燕三国修起了抵御胡人的长城。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他们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通过其活动的范围,我们可以看出,和匈奴或者胡人接壤诸侯国也就是秦国,赵国和燕国。
这三个诸侯国参与中原战争的同时,还肩负着抵御北部匈奴南下的重任,这些匈奴的战斗力强吗,当然强,只不过那是在马背上,如果没有了马带给的机动性,那么这些匈奴的战斗力就会十减七八。
所以,为了削弱匈奴的战斗力,秦、赵、燕分别在疆域北部修筑了长城,毕竟匈奴的马不可能呼啸着越过长城的阻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匈奴起到了防御的作用。
匈奴再强,也不擅长攻城,在他们的观念里,也没有城的概念,估计连该怎么攻城都不知道,他们毕竟是逐水草而居,但长城虽有效果,却不是一劳永逸,所以匈奴未能南下扰乱中原,长城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性的。
李牧对付匈奴的策略。
既然,长城只是被动的防御功能,那么想要给匈奴以痛击,让其老实,还得主动出击才行,到了战国末期,赵国面临匈奴的压力最大,当然这也成就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李牧对付匈奴,可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他并不是像那些莽撞的将军一样,上去就和匈奴死磕,他选择了放长线钓大鱼,他秉承的策略是坚壁清野,匈奴不是靠着马才有战斗力吗,那李牧就利用城池的优势,不让匈奴捞到一点好处。
具体的做法就是,完善监察系统,等到匈奴南下,李牧就立即招呼着手下士兵和居民带着物资赶着牛羊回到城池里面,坚守不出,匈奴和李牧来来往往好多年,匈奴愣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总是高高兴兴地来,垂头丧气地走。
久而久之,李牧就被匈奴带上了胆小怕事的帽子,但是李牧不为所动,直到有天李牧手下的士兵也觉得李牧太胆小了,这样传到了赵王那里,赵王那叫一个郁闷,被中原人说说胆小还就罢了,被不入流的匈奴这样说,当真会丢了面子。
李牧的一战让匈奴回到解放前。
赵王就对李牧下了命令,立即攻击匈奴,要把这顶胆小的帽子给摘掉,但是李牧还是不出击,于是赵王就撤掉了李牧,换上愿意出击的将军,结果和匈奴打了一年多的长,赵国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连连吃了好几个闷亏,赵国的边境彻底沦为了战争,百姓苦不堪言。
赵王没有办法,只得再次请李牧出山,李牧也没说什么,只要求赵王不要干涉自己的决定,赵王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但是这次回到边关的李牧却好似变了一个人。
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让匈奴麻痹了,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于是李牧命令百姓把牛羊什么的都赶出城,以吸引匈奴的注意,你还别说,匈奴先锋队果真从赵国抢到了实惠,就回去报道,说赵国有利可图,当然这时候匈奴的领导人也不会盲目相信,怕这是一个圈套。
但,李牧早想到了这点,他还专门派了一小股部队去和匈奴打仗,结果赵国士兵丢盔弃甲,被匈奴俘虏了好几千人,这下匈奴乐开了花,似乎找到了赵国这些年为何坚守不出的原因了,于是十万匈奴浩浩荡荡向赵国杀去,结果被李牧大破之,十万的匈奴,活着跑回去的就没有多少,自此,李牧的名字就成为了匈奴的梦魇(《史记》记载: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飞鱼说:
战国崛起的匈奴为何没扰乱中原?不只因修了长城,他们更怕1个人,这个人就是李牧,同时他也是秦王政攻灭六国的最大绊脚石,破了匈奴之后,面对秦军的进攻,李牧接连大败秦军,他的威名自此传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
李牧凭借自己一生征战无败绩,被封为武安君,说起武安君你是不是会想到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呢,没错,他们两人就是因为功绩被封同一个称号,那么与白起同称号的李牧到底多厉害?仅凭一战,让匈奴10余年不敢南犯,足见李牧之威。
如果非要把白起和李牧比个高低的话,相比较白起屠戮的是山东六国兵民,而李牧则是以攻击匈奴为主,同样的一个称号,在李牧的头上似乎要比白起还要闪亮一些。
当然后期李牧也对秦国作战了,只不过这时的赵国已经危如累卵,爱国如李牧者,为了救赵,自然义不容辞,那么李牧和秦军是如何作战的呢?我们下次再说。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