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毕业的几年,陈创一直没有什么人找他拍戏,有时候三五个月都接不到一个角色。不过也因为“伯乐”张国立对他的照顾,陈创听到了不少的非议,剧组的人谣传他是张国立的“徒弟”或是“干儿子”,因为拍马屁走后门才得到这些演戏的机会。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那些当主角的“腕”不见得个个都是演技派,反倒是影视剧里不起眼的小角色,有不少人是演技出众的实力派,例如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男演员,陈创。
影视圈有太多陈创这样的演员了,听名字根本不认识想不起来是哪位,但是一看到那张脸就会感叹:“原来是他呀!“”我看过他演的戏!”在帅哥美女云集的娱乐圈,陈创的外形的确是其貌不扬,甚至有观众评价他“很丑”。但他长得有特点,比那些大众脸撞脸的有辨识度,因此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却让观众深深记住了他的长相。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陈创身上再贴切不过。虽然没有帅气的外形,却一身本事,京剧唱得很好,跟头身手也不俗,从小学习武丑练就了扎实的童子功。而陈创走上艺术的道路也是受到家庭的影响,陈创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戏曲演员,地方戏和京剧都很精通,相声、小品、快板也非常拿手。陈创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而且爸爸也一直希望他能够从事这一行。
在艺校学习之后,陈创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虽然外形不出色,但凭借才艺和综合素质还是顺利被录取,成为94级表演系的一员,和蒋勤勤、金巧巧这样的大美女成为同学。
当时陈创在北电读得是大专,为了两年后能够转本科,他每天都是全校第一个起来的,大冬天天没亮就起床练晨功,曾因为声音太大被高年级学长呵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学习,陈创以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唯一一个续本的名额,继续留在了电影学院学习。
有时候,也许我们的起点和条件没有别人好,但比他们多一份努力和坚持,成功也不会无情拒绝你。
在大三的时候,陈创参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危情时刻》,主演是胡军、张国立和刘孜。他演的是一个小角色叫“杰子”,虽然是打酱油,却让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艺术道路的“伯乐”,那个人就是张国立。
当时的张国立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影视大腕了,但对于还是新人的陈创却十分亲切,拍戏闲暇时候陈创会向他请教,张国立都知无不言。最让陈创一生难忘的是,张国立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比你同龄的演员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就继续这样演下去,路子很正,别走歪了,三十岁之后有你的饭吃。”
不管张国立出于善意还是对后辈的点播,或许只是他无心的一句话,却让陈创二十年后都记忆犹新,成为他后来演艺道路上坚持下去的动力。有时候,一句话,真的能改变一个人,所以永远不要吝啬你对别人的赏识和夸奖,给他人一点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陈创和张国立因为《危情时刻》合作成为了“忘年交”,而张国立对陈创的提携绝不仅仅只是话语的鼓励,还给了他很多演戏的机会。当时张国立在筹备《康熙微服私访记1》,里面有合适的角色就想到了陈创,之后的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里面都有他。尤其是在第四部里演的“娘娘腔”—莲生,很多人都颇有印象。
不过也因为“伯乐”张国立对他的照顾,陈创听到了不少的非议,剧组的人谣传他是张国立的“徒弟”或是“干儿子”,因为拍马屁走后门才得到这些演戏的机会。对此,陈创倒是不在意,做人问心无愧就好。
如今很多小生小花旦靠着一部戏就爆红了,但是对于很多演员来说成名却是一条漫长的路,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熬出头。刚毕业的几年,陈创一直没有什么人找他拍戏,有时候三五个月都接不到一个角色。之后才慢慢有所好转,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角色,像《党员马大姐》里的“陈新星”,《天下第一楼》里演的是“阿根”,甚至《家有儿女》他也曾客串过。演什么像什么,用这句话来形容陈创一点都不恭维,他真的有这样的演技和实力。能把小人物小角色演到极致是一个演员功力和本事的体现,陈创就做到了。14年,他凭借在小成本电影《孔二皮进城记》里的精彩表现,拿到了电视电影“百合奖”的“优秀男演员”,跻身“影帝”的行列。而他在领奖致辞时,最后也特别感谢了自己的伯乐张国立,成功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有演技更有情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