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換言之,淡水泉的風格就是在市場波動過程中達成最終的投資目標,即利用波動來實現超越市場的投資收益。但近日,淡水泉的“掌門人”趙軍卻罕見的闡釋了他自己的投研方法論,除了對後市的研判外,他也透露其祕訣是“敢於利用市場恐慌”。

淡水泉掌門人趙軍“吐露”投資祕密:要敢於利用恐慌!恐懼下改變判斷是“大敗局”根源

來源:資事堂

作者 | 孫建楠

編輯 | 袁暢

國內市場上,股票投資規模最靠前的私募是三家,一爲景林,一爲高毅,一爲淡水泉。

這三家中,淡水泉趙軍極爲低調,幾乎不接受公開採訪。

但近日,淡水泉的“掌門人”趙軍卻罕見的闡釋了他自己的投研方法論,除了對後市的研判外,他也透露其祕訣是“敢於利用市場恐慌”。

“關鍵時刻,部分基金經理因內心恐懼導致投資判斷動作變形,因此離開了自身能力圈,這是走向大敗局的開始!”

2018年淡水泉的成長策略基金,經歷了成立12年以來第五次超20%的回撤,亦是歷史上第二次跌超業績基準。

2019年以來,淡水泉業績快速“上躥”,一季度修復淨值,並於三季度斬獲超額收益。

這家低調的研究型私募如何解釋投資收益“過山車”?

要敢於利用恐慌

淡水泉專注於成長風格股票的挖掘,發行的產品以成長策略基金爲主。

對於近兩年業績的高波動,趙軍認爲要從市場狀況和基金定位兩大維度來解釋。

從市場走勢看,2018年以來,A股市場大起大落,先是經歷了去年單邊下跌,年末時市場極度悲觀。但2019年一季度,市場出現系統性情緒回升,5月份掉頭下跌,三季度處於震盪市。可見,市場一直處於“顛簸”狀態。

趙軍強調,淡水泉的股票型基金淨值波動大,這與基金自身的風險收益特徵定位有很大關係。

淡水泉成長策略是承擔股票市場風險,來獲得超額回報的風險收益。投資團隊採取基本面驅動的逆向投資風格。

“逆向投資呈現出市場越恐慌,我們越敢於利用恐慌去逆向佈局。”

換言之,淡水泉的風格就是在市場波動過程中達成最終的投資目標,即利用波動來實現超越市場的投資收益。

然而,2018年淡水泉受到投資者“質疑”,成長策略基金全年淨值跌幅超26%,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實際上,淡水泉產品淨值波動大在投資者羣體中,成爲普遍接納的現象,但往往表現爲“比市場平均跌得少,或比市場漲得更多。”

但趙軍沒有選擇“迴避”,即並未通過減倉躲避短期風險。2018年,淡水泉始終保持九成以上的高倉位策略。

趙軍強調,短期波動反應市場情緒,而非基本面變化。我們基於基本面選股,這是自身的能力圈,但並不具備預測短期波動的能力。因此,淡水泉是在能力圈內做出的投資決策。

不因恐懼導致投資變形

資事堂曾報道,2014年四季度起,淡水泉一直“埋伏”於歌爾股份,這是一隻消費電子概念的成長股。

2018年二季度,市場開始陷入恐慌之時,淡水泉加倉歌爾股份,一直持有至今年三季度末。

2019年前三個季度,歌爾股份股價漲幅高達158.65%。這是淡水泉逆向投資的一個典型案例。

趙軍最新表態稱,過去三個月科技股明顯上漲,這背後是由基本面驅動,與一季度的快速上漲截然不同,體現了諸多超預期的積極變化。

他還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場迎來系統性情緒修復,淡水泉產品亦大幅反彈。但今年五月初,外圍市場突然變化。

趙軍指出,雖然當時投資者擔心甚至恐慌,但基金經理不能被上述因素影響投資判斷。

他特別強調:“關鍵時刻,部分基金經理因內心恐懼導致投資判斷動作變形,因此離開了自身能力圈,這是走向大敗局的開始!”

A股迎來“成長型機會接力”

無論市場恐慌抑或是樂觀之時,趙軍一直敢於與投資者溝通,這在私募圈並不多見。

他強調,投資績效是否達成預期目標,取決於既定投資風險目標定位。

在趙軍看來,要避免投資者(客戶)用短期業績給出產品“好”、“壞”的結論,要讓投資者認知淡水泉成長風格基金的風險特徵。

對於A股後續走勢,趙軍預判,A股市場仍以結構化機會爲主,大幅上行/下跌空間偏小。前期相對偏價值的龍頭公司表現較好,接下來偏成長性的企業將有所表現。

“成長主線不會簡單結束。市場有了賺錢效應成長型風格的資金會越來越多,並實現擴散,並在波動中實現成長型機會接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