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新冠病毒疫苗能否生產出、何時生產出等問題,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盧山表示,主要有四方面的影響因素。盧山指出,最後產出的疫苗肯定是幾千萬份、幾億份,能否達到如此大的產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原標題:麻省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不能只寄希望於用疫苗控制疫情)

新京報快訊3月29日15時,“全球抗疫,四海同心”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召開,張文宏、李蘭娟等七位國內外頂級專家齊聚,深度解析全球新冠疫情走向及各國抗疫策略。

針對新冠病毒疫苗能否生產出、何時生產出等問題,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盧山表示,主要有四方面的影響因素。

第一個影響因素是科學,就是基礎理論的研究方向。第二個影響因素是技術。盧山指出,最後產出的疫苗肯定是幾千萬份、幾億份,能否達到如此大的產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第三個影響因素是監管機構的松嚴程度,如何評估這個疫苗的風險及收益的平衡點非常重要。第四個影響因素是社會。

盧山指出,只寄希望於用疫苗控制疫情是不夠的,“一方面可能來不及,另一方面政治家可能下不了決心。”“所以我認爲,疫情還是要靠自己控制的,也就是靠隔離醫院等管控方式。”

如果到了秋天,疫情緩和了,疫苗還要不要研發呢?盧山認爲,這個疫苗還是要“一做到底”的。

針對誰能研發出這個疫苗,盧山認爲,中美兩國的可能性都比較大。“由於中國有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我認爲中國做出(疫苗)的可能性非常大。”

netease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劉雨欣_B120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