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飯局離不開說話,往往氣氛很熱烈,喝酒喫菜就會暫停,出現某一話題,說者自不必說必須放下筷子。動筷子喫菜,飯局開始,主人要講話說明聚餐或宴請意圖,提議開始,喝酒喫菜。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出席各種飯局。特定的文化因素決定了我們的一些飯局往往不僅僅是“喫飯”,當然也不僅僅是“喝酒、喫飯”。往往具有商業或其它的業務內容以及人情世故涵蓋在其中。正因爲如此,人們對各種飯局的禮儀、文化也是特別注意和非常在意的。

人們常說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飯局上的筷子這是個最細節的餐具,一般沒有人會用心去研究它。但是,這小小的筷子,它既是中式餐桌必備的用具也有不少餐桌上的文化和禮儀涵蓋其中。一些關於筷子的細節是職場上的應酬必須要注意的,鬧不好會影響你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和地位。某種程度上,筷子的應用細節決定了你的層次。

首先是發筷子和打開筷子,一般餐廳服務人員會把筷子送上桌,放在最朝外的位置上,這時距離筷子最近的也是這個飯局資歷最淺的,處於此次飯局最“低”地位!所以才坐在“最外邊”,那你就必須主動站起來從裏往外依次給其他客人發筷子。當然,也會有和你資歷、身份、地位差不多的客人幫助你分發。

發完筷子,坐回原處。環視左右,看其他客人都陸續打開消毒紙袋,取出筷子規矩工整地放在自己的餐盤上,也有鄰座的客會主動人幫助別的客人打開並取出。當然,被幫助者往往依然是資歷、地位比自己高的客人。別人都打開後,坐在最外面的纔打開取出,以示自己的地位和對別人的尊重,期間可以幫助別人打開,依然是以示尊重。動筷子喫菜,飯局開始,主人要講話說明聚餐或宴請意圖,提議開始,喝酒喫菜。喝酒,當然有提議和議題。第一杯酒喝完才喫菜,這時,一定要有主次,資歷淺的、坐在外面的一定不要先“動筷子”!“最外面”的一定要最後一個“動筷子”喫菜!

其次,是酒席間的敬酒、喫菜。筷子是要在夾菜時纔拿在手上,否則,必須放下。也就是說,夾菜喫菜後,馬上把筷子放下,朝向桌子中心的方向,工整地放在自己的餐盤上,切記不可以直接放在桌子上!再喫菜,再重新拿起筷子,如此重複。切記,筷子不離手是最不雅的細節!也是對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飯局離不開說話,往往氣氛很熱烈,喝酒喫菜就會暫停,出現某一話題,說者自不必說必須放下筷子。聽者,更要“專心致志、洗耳恭聽”,不可喫菜,更不能手裏拿着筷子聽別人說話!是對說話人的不尊敬。

敬酒和喝酒,當然更不能手裏拿着筷子了。

輪到自己有機會說話,或者有必要說話,不能手裏拿着筷子。一定放下手裏的筷子,可以端着酒杯。飯局結束,也依然要規規矩矩工工整整地把筷子放在自己的餐盤上!手裏拿着筷子說話,甚至不經意的筷子已經指向某人,都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行爲!往往被認爲是缺乏教養、缺乏素質的表現!

總之除了夾菜的時候,筷子一定放在餐盤上,不可以拿在手裏,這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和層次,在飯桌上就不是小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