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05年因《仙劍奇俠傳一》一舉成名到次年車禍受傷以及《琅琊榜》的復出大火,十年時間,胡歌這個低調的演員可以說是一路踩着磨難走出來的,從青年到如今的中年,出道期間無緋聞不炒作,只專注於提升自己,不管是演技還是人品,與他打過交道的人無不稱讚。無論是曾國藩還是徐達,前者自幼愚鈍,後者出身低貧,若用現在的話來說二人都沒有與生俱來的好命與天賦,然而他們卻都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不朽的功績,並且以自身爲人處世的低調得以善始善終,很幸運我們的歷史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很幸運身爲華夏子孫的我們能仰望着他們的身影前行。

如果說黃渤是內陸娛樂圈中我最喜歡的男演員,那胡歌就是我最崇拜的男演員。前者因爲智商情商雙高,談吐幽默詼諧,後者則因爲低調與富有內涵。

我第一次知道胡歌是《仙劍奇俠傳》火爆的時候,不過那時候只是覺得這位演員帥氣,演技很好,但並沒有特別的印象,讓我真正喜歡並崇拜他的是《僞裝者》和《琅琊榜》這兩部劇播出之後,我開始爲這位演員的演技所折服。從2005年因《仙劍奇俠傳一》一舉成名到次年車禍受傷以及《琅琊榜》的復出大火,十年時間,胡歌這個低調的演員可以說是一路踩着磨難走出來的,從青年到如今的中年,出道期間無緋聞不炒作,只專注於提升自己,不管是演技還是人品,與他打過交道的人無不稱讚。


在中國的歷史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從年輕步入中年,從青澀到沉穩擔當,在一段沉默的日子裏默默努力,低調地豐富着自身的內涵,最終發光發亮,聲震天下。

低調的人習慣藏拙,不會故意炫耀

清朝名臣曾國藩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從政治軍功勳卓著,更是中國數千年封建王朝官場中難得一見的不倒翁。但是他讓我最佩服的不是官場職業生涯十年七遷的奇蹟,也不是創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之亂這等功績,而是位極人臣功高震主卻又能得以善終並且子孫後代也各有所成的結局。


封侯拜相立下不世功勳這在中國歷史中有無數人做到過,比如張居正,比如楊素,比如藍玉,比如多爾袞,但功高震主卻又能贏得身前死後名如曾國藩者少之又少,這其中緣由與其一生低調做人的行事準則是分不開的。而說到低調,在家中曾國藩不允許家族子弟出入前呼後擁,不允許家人仗勢欺人,在朝中更是精簡一切出入禮儀,十年七遷後升爲三品大員也堅持不按規定更改轎色、增加引路管和護衛,最大限度保持樸素低調的官風。

曾國藩深知水滿則溢、人滿則忌的官場道理,對於可擺可不擺的架勢、可坐可不坐的大轎,一律是不擺不坐。個人認爲曾國藩縱橫官場幾十載,得以功成身退,正是憑藉了這種低調、內斂的力量,擅於藏拙故而不引災禍。


低調的人懂得自我增值,懂得自我進步纔是人生的意義

在封建時代君權高於一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句伴君如伴虎說到了無數爲人臣子的心坎上。然而有一種臣子註定是能善始善終的,那就是懂得自我增值的人,因爲有用,就有存在的價值。

縱觀清朝我最崇拜曾國藩,遍數明朝我則最崇拜徐達。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出身貧農之家,一生戎馬,從青年到中年的十幾年時間,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從草莽間籍籍無名的百姓成長爲一個聲威震天下的大將軍,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韜武略樣樣精通,治軍嚴厲的同時卻爲人寬厚,有儒將之名,歷經數十場戰鬥戰必勝攻必取。若論功績其揮師北伐,推翻北元,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封魏國公,遍觀歷史長河能與之相較者寥寥無幾,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一生行事做人卻低調內斂,從不恃才傲物。


我們知道,徐達的低調是真低調,但我們還應當注意在徐達低調爲人的一生當中卻隱藏有另一種力量讓他脫穎而出,這個力量名爲緘默,在緘默中理解進步的意義,在低調中努力自我增值,實現人生而爲人的意義,那就是進步。

低調不是自慚形穢的沉默,而是默默的努力,沒有大聲喧譁,沒有先聲奪人,有的只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堅持與苦練。


我非常喜歡知乎上的一句話:如果沒有躺贏的命,那就站起來跑,如果你想贏。

無論是曾國藩還是徐達,前者自幼愚鈍,後者出身低貧,若用現在的話來說二人都沒有與生俱來的好命與天賦,然而他們卻都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不朽的功績,並且以自身爲人處世的低調得以善始善終,很幸運我們的歷史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很幸運身爲華夏子孫的我們能仰望着他們的身影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