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羅厚福(1909—1975),湖北省黃安人,紅軍時期擔任鄂東北道委第三路遊擊師師長,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第一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湖北軍區副參謀長。三大勳章:八一勳章(代表紅軍時期),獨立自由勳章(代表抗戰時期),解放勳章(代表解放戰爭時期)。

55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同時對有功人員進行授勳,軍銜代表職務高低,而勳章代表軍中資歷,開國授銜時共1286名大校,其中自然有很多趣事。
三大勳章:八一勳章(代表紅軍時期),獨立自由勳章(代表抗戰時期),解放勳章(代表解放戰爭時期)
八一勳章:一級勳章(軍師級以上),二級勳章(團營級)三級勳章(連排級)
獨立自由勳章:一級勳章(八路軍旅級以上),二級勳章(團營級),三級勳章(連排級)
解放勳章:一級勳章(軍級以上)二級(師旅級),三級勳章(團營級)

羅厚福(1909—1975),湖北省黃安人,紅軍時期擔任鄂東北道委第三路遊擊師師長,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第一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湖北軍區副參謀長。55年授銜時授大校軍銜,同時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羅厚福大校之所以低授軍銜,主要是因爲1951年在軍分區自辦工廠受到行政降職和黨內警告處分。

周時源(1914—1974),安徽省金寨縣人,最早參加過黃麻起義。紅軍時期擔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師長,抗戰時期擔任新四軍第六支支隊副參謀長兼第三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遼西軍區保安一旅第三團團長。
三枚勳章依次: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三級解放勳章,
紅軍時期師長,抗戰時的支隊副參謀長(旅職)變成解放戰爭時的團長。55年授銜時擔任華南軍區西江軍分區司令員,授大校軍銜。“勳級”越來越低,成爲全軍之最。

1927年至1950年之間未能參加土地革命,抗戰,解放戰爭,所以自然與三枚勳章無緣。

注:羅厚福,周時源,徐介藩三位傳奇大校61年均晉升爲少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