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甦的季節來臨,春光映照下,位於大荔縣羌白鎮白村的新穎智慧農業園區內的西瓜幼苗經過一輪"掐尖"嫁接後長勢喜人,田間地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4月12日,"保護黃河生態 弘揚黃河文化 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團來到渭南大荔,感受"智慧農業"的蓬勃發展爲這裏帶來的變化。

大荔地處秦東,境內黃渭洛三水環繞,有耕地156萬畝,80%的耕地被經濟作物覆蓋,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近年來,全縣立足國家農業現代化要求,通過圍繞"精品農業看大荔"的發展定位,全域打造農業公園實驗區、產業融合引領區、美好生活樣板區,走上了一條"全與統籌、景村一體、全面小康"的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坦途。

在新穎智慧農業園區的無土栽培智慧棚內,育苗員們正逐一檢查已經嫁接完成的西瓜幼苗,幼苗頂部的懸掛式噴灌器通過棚內的溼度傳感器隨時移動噴灌,保證爲作物生長提供足量的水分。"把西瓜苗與南瓜苗嫁接後,既能在不影響口感的情況下提高產量,還能提升西瓜的生命力、減少它的種植面積。除此以外,我們還有普羅旺斯西紅柿等在市面極受歡迎的農產品。"大荔縣設施農業發展中心技術員楊平告訴記者。

據悉,新穎智慧農業園區規劃面積3500畝,以大棚瓜菜、溫室時令水果、溫室瓜菜、苗木花卉四個主要板塊爲支持,是一個集農事體驗、科技示範、休閒觀光和現代物流爲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圍繞大荔縣全力打造"智慧農業、休閒農業、精品農業"這一主題,園區建成了溫室物聯網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及農產品電子商務系統。在爲作物生長提供最優環境的同時,對農產品實行"貼碼"銷售,實現了"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溯。"

此外,園區針對不同的貧困農民進行不同的扶貧模式。依照"技術託管 土地保障 入園經營 入園務工 扶貧資金入股"的產業幫扶措施,先後帶動了28戶貧困戶依靠溫室大棚脫貧致富,爲60餘名貧困羣衆在園區提供工作崗位,人均年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子。

據介紹,下一步大荔縣將充分發揮"1 "乘數效應,推動一產往後鏈、二產兩頭連、三產走精端,加快構建協同互補、特色鮮明的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建設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的響、立得住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實現現代農業產業效益的最大化。(麥文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