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日媒報道稱,中國正在以官民聯合的方式全力推行其高科技產業政策。其中在“新能源車”領域,繼車載電池後,又在生產驅動電機和自動駕駛技術基礎零部件方面,湧現出了頗具競爭力的企業。整篇報道讓我們感覺到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地位難撼動。

事實上確實如此,中國將促進清潔能源汽車的使用。中國提出,在2025年前將每輛乘用車(新車)的百公里油耗降至4升。如果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賣出700萬輛新能源車(包括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一數字是日本市場規模的1.4倍。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火爆,中國將成爲全球最大市場,中國7款車型入圍20強,從上半年產銷量來看,我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懸念。

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成長,很多資本企業開始投資新能源汽車,最近,就有一家造車新勢力完成25億元的融資,那就是博郡汽車。在5月30日,博郡汽車與中化國際旗下的銀鞍資本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獲得融資25億。

博郡汽車融資的投資方包括銀鞍資本,盛世投資、中科產業基金、住友商事、寶時得、浦口高投、園興投資等,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博郡汽車的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投入。

博郡汽車創立於2016年,在造車新勢力中後來居上,在底盤平臺、三電技術、整車性能、輕量化、ADAS自動駕駛方案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分別在美國底特律,南京、上海、北京、淮安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

今年4月,博郡汽車正式和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取得了相應生產資質和成熟的製造體系,加快產品上市步伐。目前,博郡汽車已經安排人員入駐一汽夏利,進行生產線的調試等準備工作,首款產品iV6將在一汽夏利二期工廠生產。

博郡汽車在上海也規劃了整車生產基地,2018年11月,博郡汽車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產業區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臨港產業區興建全新生產基地,整個投資規模約35億元人民幣,未來將與特斯拉同在臨港的生產基地毗鄰而居。

今年4月,博郡汽車發佈品牌戰略,全球首秀中智能電動跨界SUV博郡iV6和智能電動旗艦SUV博郡iV7,並正式發佈i-SP、i-MP、i-LP三大原生電動車平臺。據瞭解,首款車型iV6將於2019年底在天津正式量產,2020年一季度開始交付。

按照規劃,博郡汽車將保持每年1-2款新車的上市節奏,計劃儘快實現10萬臺年銷量規模。創始人黃希鳴曾向媒體表示,年銷量8-10萬臺即可實現現金流的平衡,不需要再投入,年銷量10多萬臺則可以達到整車製造的盈虧平衡點。

博郡汽車在上海也規劃了整車生產基地,2018年11月,博郡汽車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產業區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臨港產業區興建全新生產基地,整個投資規模約35億元人民幣,未來將與特斯拉同在臨港的生產基地毗鄰而居。

該生產基地計劃於2020年投產,2023年實現10萬輛的年產能力,年產值預計167億元人民幣。此番中化投資博郡汽車,意味着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產業層面,都將向更具內在實力和商業價值的優質平臺側重,迴歸造車的本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