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加上年齡偏小又對學校和學生的狀況比較瞭解,也非常容易將在校學生作爲實施詐騙的目標,相關媒體報道也顯示,包括校園暴力在內很多涉及學生的違法犯罪案件,背後往往都有輟學“混社會”的青少年參與。而18歲的劉某某雖然報道透露的信息很少,但從他能以“江蘇常州某醫療器材公司”員工的身份對小金實施的詐騙套路來看,顯然早已經是“混社會”了。

原創短評:“十七能不過十八的”善與惡

作者:朱永華

僅相差一歲,17歲的小金髮動同學募捐4.7萬餘元,欲買口罩送至湖北抗疫一線,18歲的劉某某卻利用前者的善意,騙走錢財用於消費。近日,上海浦東警方抓獲騙取抗疫募捐款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已追回部分詐騙贓款(據4月10日《澎湃新聞》)。

坊間有句老話叫“十七能不過十八的”,意思是說在孩提時代,一歲只差,其身體和心理成熟度都明顯不一樣,小一歲就不如大一歲的“聰明”。17歲的小金看到湖北疫情爆發時防護用品短缺,首先想到的是組織同學募捐購買口罩,然後再捐給湖北。沒想到在購買口罩時卻被18歲的“騙子”劉某某盯上了,幾乎沒使出多少伎倆就幾乎沒使出多少伎倆就取得了17歲小金的信任,輕鬆騙得善款用於個人揮霍。真實上演了一出17“能”不過18的。可惜的是,劉某某也把自己“能”到了看守所。

其實,處在十七八歲的年齡,一歲之差在身體和心智上並不存在太大區別,17歲的小金之所以心存良善又很容易被騙,主要在於他還是個在校學生,內心比較單純。而18歲的劉某某雖然報道透露的信息很少,但從他能以“江蘇常州某醫療器材公司”員工的身份對小金實施的詐騙套路來看,顯然早已經是“混社會”了。一個17歲的在校學生,別說“能”不過社會上的18歲剛成年,即便是小他幾歲的“社會人”,小金恐怕也抵擋不住被騙。

再“乾淨”的社會,也保不準是個“大染缸”。小小年紀步入社會,學壞容易學好難。特別是有些來自邊遠地區的中小學輟學學生,一旦進入城市社會,很難抵擋來自各方面的掙錢誘惑。極容易走上詐騙錢財的歪路。再加上年齡偏小又對學校和學生的狀況比較瞭解,也非常容易將在校學生作爲實施詐騙的目標,相關媒體報道也顯示,包括校園暴力在內很多涉及學生的違法犯罪案件,背後往往都有輟學“混社會”的青少年參與。

應當說,無論是初中畢業走向社會,或是在中小學階段輟學“混社會”的孩子,年齡都不過十五六歲,在家管不住,在外更惹事;打工未成年,還想掙大錢。再加上不到法定刑責年齡,一般的違法甚至是犯罪,警方往往也只是“訓斥”一番後讓家長帶回嚴加管教,事實上也就處在家庭與社會都不管的“放羊”狀態。儘管大部分沒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畢業學生,在家長“言傳身教”幾年後,最終都能靠雙手爲社會和家庭創造財富。但也不可否認的是,不少初中畢業乃至中途輟學的孩子,往往都是青少年犯罪的“主力軍”。

17歲小金沒“能”過18歲的劉某某,並不是小金的智慧不如劉某某,而是社會某些扭曲價值觀已經把劉某某引上了邪路。由此也可以看出,15歲到18歲的教育空檔不能沒有學校來“填充”,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既有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是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無二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