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出现问题,无法很好地控制进入体内的血糖。高血糖会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从而出现心血管疾病、中风、视网膜病变、肾病、四肢循环变差,手脚麻木等,甚至死亡。因此,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发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从食物中摄入过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第一个与饮食有关,第二个与机体细胞有关,第三个与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

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

答案是:不一定。糖刺激,并不是诱发糖尿病的单一因素。但持续过量摄入糖,会导致胰岛超负荷工作,同时也会导致肥胖,从而可能间接诱发糖尿病。

同样是吃糖,为什么有人会得糖尿病,有人血糖却不高呢?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其胰岛细胞抗损能力不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由于遗传基因的缺陷而容易受损,对于胰岛细胞抗损能力强的人来说能够适应高血糖的刺激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从而维持血糖不升高。但如果这种强刺激长期存在,最终胰岛细胞也会因“过度劳累”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从而发生糖尿病。

那控制血糖到底该怎么吃呢?

多吃刺激血糖升高能力较低的食物,这类食物有以下特点:

1、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粗加工或原生态的食物经过精加工之后,需要的消化时间就会明显缩短。比如全麦面包的纤维含量高于白面包,生的燕麦片纤维含量高于速溶燕麦片,因此就更倾向于选择全麦面包以及生的燕麦片。

2、酸味较重的食物。酸味食物可以减慢胃排空,因此减慢了糖类的消化吸收。例如柠檬比西瓜酸,可以多喝柠檬水,少吃西瓜。

3、黏性较低的主食。黏性较低的主食主要由直链的葡萄糖分子直线结合,难以分解,升糖能力较弱。黏性较高的主食主要由支链的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粘性大,易糊化,升糖能力较强。同样是淀粉类食物,糯米含有的支链淀粉含量远高于普通大米,因此要少吃糯米及糯米制品。

4、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优质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鱼蛋奶以及瘦肉,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蛋白和脂肪的胃排空速度均较慢,因此对血糖的影响也较小。

那么糖尿病患者真的一点甜食都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适量进食一些甜食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好以下3个原则。即:吃什么、吃多少以及什么时候吃。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计算所含热量,注意从主食中减去。例如,一个大苹果产生的热量就相当于二两大米饭。因此,一次进食的总量不能多,如一次只能进食1-2 片西瓜或半个苹果。至于吃的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吃,如上午的10 点和下午的3~4 点。主食少吃一点,加餐吃一点甜食,尤其适合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仍高的糖尿病患者,这样既可以使餐后血糖不至于过高,又不至于餐前发生低血糖。

总之,糖尿病人需要控制糖的摄入,但不能完全拒绝糖,相反,低血糖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糖来救命。需要警惕的是:生活中应当尽可能避免损害胰岛细胞的行为发生,少吃糖或有节制的吃含糖多的食物就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药剂科 陶小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