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位於大山深處的平桂區沙田鎮新民村、馬窩村異常地熱鬧,人們身着節日的盛裝,唱起瑤族歌,跳起長鼓舞,擺起長桌宴,大家齊聚一堂,其樂融融,共度馬窩村第一個土瑤文化節。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馬窩村位於平桂區沙田鎮,是新民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新民村是平桂區沙田鎮三個土瑤村之一,地處大桂山腹地,轄新民、馬窩、北都、水溼、石排、衝辦、桐衝、柑子衝等8個自然村(組)。全村分佈在約40平方公里範圍內。在靜謐的大山深處,新民村居住着1563名土瑤,他們世代在大山裏耕作繁衍。土瑤先民創造、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激勵着後人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繁衍。

當天,一大早,馬窩土瑤的村民就穿上漂亮的瑤族服飾,拿出迎客的鞭炮、禮炮早早地在村門口等候,從各地到馬窩村參加土瑤文化節的客人。

身着節日的盛裝迎接客人

馬窩村第一屆土瑤文化節由沙田鎮新民村村委會主辦,活動主要由文藝表演、民俗展示、長桌宴、原生態土瑤族敬酒歌四部分組成,活動旨在傳承土瑤文化、依託新民村建設推進鄉村旅遊發展。

充滿瑤族特色的文藝演出

↓↓↓

竹竿舞

↓↓↓

村民朋友紛紛拿出手機拍攝

↓↓↓

衝餈粑

↓↓↓

盤晩娘是新民村馬窩組村民,今年58歲,她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首傳統的土瑤山歌。“我們村有茶葉、水稻、生薑、肉豬……,這裏的村民很熱情好客,歡迎大家來觀光……”她在土瑤山歌中這樣唱道。她說,在日常生活中,土瑤村民喜歡以歌代替語言。她與村民上山勞作時,時常即興而唱,以歌對答。

盤晚娘的演唱雖然很多人聽不懂,但大家覺得這挺有特色的。江西籍的羅女士一家在沙田道石村做生意,她和朋友瞭解到馬窩舉辦第一屆土瑤文化節後,20多個人開了4輛車過來。充滿瑤族特色的歌舞和熱鬧的場景,讓她和朋友覺得特別有意思。

除了表演讓羅女士和朋友覺得很有趣,這裏的風景和空氣也讓她誇讚不已。蒼翠欲滴的樹林,雲霧繚繞的山谷,尤其是連片的高山茶園,讓她直呼大開眼界。

新民馬窩土瑤片是瑤族支系中土瑤的典型代表,這裏是全國勞模盤少明居住的地方,1957年,他“挑着茶葉進北京”,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留下了美好的故事。如今,茶葉的故事還在馬窩村續寫……

據瞭解,現在馬窩有茶園200多畝,2018年新種植150畝,預計到2019年,總面積將達500畝。

“茶園目前承包給了私人老闆,採茶、平時維護聘請的是馬窩土瑤羣衆。”新民村駐村第一書記韋連軍告訴記者,現在馬窩土瑤羣衆總共69戶,441人。其中,貧困戶28戶,171人,整個茶園從採茶到維護大概每畝需要支付土瑤羣衆7000元的費用。“我們希望通過種植茶葉,能夠幫助土瑤羣衆實現脫貧。”韋連軍說道。

一起去茶山感受清新的空氣和滿眼綠意帶來的暢快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