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靴原本是爲病人恢復受傷部位所發明的鞋子,

後來發展爲工人靴,

再後來竟然成爲時尚的寵兒。

可以說是真正的逆襲成功了~

它耐穿,好穿,

而又時尚。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丁靴應該如何挑選?

通常從這幾個方面來甄選。

孔數

馬丁靴孔數基本可以反映靴子的高度。

孔數越少靴筒越低,

反之,靴筒越高。

常見孔數從皮鞋款3孔、超短靴5孔、6孔、

到常規的8孔、10孔、12孔、14孔、20孔不等~

孔數越多,

意味着對腿型和身高的要求越高。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8孔以內是最佳選擇。

馬丁靴分爲短筒靴、中筒靴、長筒靴三種,

一般短腰的馬丁靴比較常見。

鞋頭形狀

馬丁靴雖然在設計上相近卻也並非千篇一律。

不同的鞋頭形狀風格特徵不一樣。

倘若鞋頭立體感較強,

像男士皮鞋一般笨重,更傾向於街頭朋克風。

鞋頭圓潤流暢毫無棱角則傾向於乖巧的學院風,

非常減齡。

當然還有一類鞋頭尖瘦,

一般還會裝飾一些花紋圖案、甚至珍珠、

施華洛世奇水鑽的馬丁靴,更加秀氣女性化。

鞋底厚度

馬丁靴的風格還跟鞋底厚度有關,

鞋底越厚越粗獷朋克街頭感,

有視覺增高的功效,

但小個子要控制好厚度,

過厚的靴底會顯得非常笨重。

鞋底越薄越日常,風格越不鮮明。

顏色

色彩關係到日常搭配,

建議首選經典黑白色、

復古的酒紅或者棕色系更合適。

有一些明線設計也會更時髦。

而其餘五花八門的顏色或者圖案,慎選。

軟皮or硬皮?

軟皮(Nappa)經過鞣製之後沒有打磨拋光,

保留皮革的天然紋理。

所以對面料的要求更高。

穿久了形成的褶痕非常耐看、顯質感。

舒適不磨腳但也不利於塑形。

打理起來比較費時間。

硬皮(Smooth)是必須要經過打磨拋光的,光潔挺括,

容易顯得腳型纖瘦拉長身材比例,好打理。

但也存在磨腳的問題。

這裏科普一些馬丁靴的小常識

問題一:花了大價錢買來馬丁靴,感覺磨腳是不是買到了仿貨?

當然不是。

如果你選的是硬皮馬丁靴,無論價格多麼昂貴,初期必定要經歷一個磨腳的過程。品質越好的馬丁靴,面料越紮實耐磨,因此經得起時間考驗。穿在腳上會像踩着笨重的鋼板,穿出褶子了就會適腳。

這是一種代價,也是品質的見證。

問題二:小個子或小腿粗,買到了8孔甚至10孔以上的馬丁靴怎麼辦?

原則上孔越少越適合小個子。但如果已經買了,可以把鞋舌和靴口翻下來一部分,鞋帶系松一點兒,拯救被靴筒喫掉的腿長,也會比較輕鬆時髦。

問題三:新的馬丁靴買回來可以馬上穿嗎?

如果靴子相對昂貴,建議在穿之前刷一次鞋油以延長壽命。因爲大部分馬丁靴用的面料屬於“覆膜皮”。一般是頭層牛皮鍍上了黑色包膜形成的,所以纔會光潔靚麗。上油可以預防爆皮。

馬丁靴之所以成爲經典,

就在於它經得起時間考驗,

它需要時間的修飾:

即便它已經在你的腳下穿了很久變得很舊,

但它依然很漂亮。

皮質馬丁靴的材料非常堅固,富有彈性,

所以長年累月的穿着反而會使靴子越來越配合你的小腿。

所以每個人的馬丁靴的形狀到最後都不一樣,

它就像是你的朋友一樣。

秋冬季節,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個老朋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