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张立作品是碑帖融合的结果。张立行书之趣境,还体现在其结字的妙趣上,隶草的横向舒展,北朝造像的夸张徛斜,颜鲁公的宽博雍容,米南宫的收放取势他都能综合运用在自己的结字上,那些看似矛盾最大化的笔画组合,却总是给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艺术感受。

众所周知,江苏的书法艺术一直都处于全国的领跑位。底蕴深厚,文风盛行,精英聚集翻看网络上的江苏省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汇编,一百多张作品中,即使是同一书体也不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它们或精深俊逸,或雄浑奔放,或温婉沉静,或潇散清奇


在这里面,看到一件怪怪的作品,字形奇形怪状、用笔简单随性,能看出作者书写的时候肯定很放松,很舒服。这样的作品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是不美的,但能够进入国展,自然是得到认可的。认可的原因在哪里呢?如何欣赏这样的作品呢?


首先,作者张立是位国展老选手

这件作品的作者是江苏靖江书法家张立。

近二十余年的书法学习期间,张立书法作品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兰亭展、届展、行草隶等书体单项展上都已多次获奖入展。到去年十二届国展的入展,看来张立对书艺之挚爱从来也没有懈怠。


他有数十次在国展上获奖入展的佳绩,然而平素却异常低调谦逊。为更多的了解他,我曾多次仔细搜索网络,却只发现很少关于他艺术的推介内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这种淡定为艺、无意喧哗的心境,着实令人钦佩!

张立应该是发自内心又纯粹地热爱着书法艺术的人吧,也是真正享受着书法艺术历练过程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吧!这样的求艺态度,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书法人所缺失的吗?江苏书法能傲立书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有一群像他这样的精英们在悄然行修吧。


其次,张立作品是碑帖融合的结果

张立擅长多种书体,最为精通的是行书与隶书,他的书法风格迥异时风,没有二王书风的潇洒流利,没有宋元行书的深沉蕴籍,更多的是个性的体现,不与古人相似,不与今人仿佛

从他的书法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到的是——碑帖融合。碑帖融合所表现的形态,时而苍劲峻拔,时而氤氲清奇,时而厚拙险崛,时而精巧雅致欣赏他公开展示的作品,总能令人耳目一新,不落窠臼。他敢于把自己求艺之旨放在书法的两种美学体系大格局中,还能悠游自在,极尽穷变。


再次,张立作品是有趣味的

张立行书极具情趣的特点,耐人品味。其毫端变化无穷,收束曲折,轻重缓急一览无遗。只细品其点画线质的美感就足以令人陶醉。或钢曲铁折,或苍茫健挺,或纤发毕见,或浑厚沉实这些能令观者充满艺术联想的点线形态还被他提炼得尽可能地简谱,而这看上去绝不花哨的点线,其运笔起倒留走的轨迹却又妙不可言,一丝也不含糊。


张立行书之趣境,还体现在其结字的妙趣上,隶草的横向舒展,北朝造像的夸张徛斜,颜鲁公的宽博雍容,米南宫的收放取势他都能综合运用在自己的结字上,那些看似矛盾最大化的笔画组合,却总是给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艺术感受。

最后,张立作品最感人的是书写的轻松


张立兄行书最感染人的地方,当是他创作时的那种从容不迫的书写状态。和当下许多装腔作势,依葫芦画瓢的预制式作品书写相较,他的创作书写尤显可贵,其醮墨走笔之际,自然生发,随意着墨,不疑不怯,放怀而行,造险破夷,疾迟驻留尽在心手之间。

张立作品的谋篇布阵也值得称道,其形制虽多为中堂、条幅或楹联,并不张扬起眼,但其作品则处处可味经营之意,字与字的穿插离合,顾盼呼应,浓淡枯湿之间,不只高度谐调,还常常能据创作所需营造出一种氛围来。


结语

当代走碑帖结合进行行书创作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如他这般写到褪去火气而溶融出一种不俗气质者真的不多见。有专家称赞张立的书法说,其书法虽然看着随意,但随意是在对经典的广泛吸取融合后,所化出的心手相应。正因为此,他的书法中充满趣味性。书法作为艺术,写出规整、规矩是比较初级的。一般而言,得规矩较易,而得趣味极难。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