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雏”投靠刘备后,刘备为何将他带在身边,而冷落卧龙呢?

在三国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而大家也都知道,当时的刘备不仅得到了“卧龙和凤雏两个人,而且手下还有名震天下的”五虎上将“,而且除了这些人外,还有法正,糜芳等能人,可是刘备最终还是没能“恢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时的卧龙诸葛亮是又水镜先生想刘备举荐的,自从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跟随这刘备,为刘备出谋划策,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当时的凤雏也是在诸葛亮的引荐之下才来投靠刘备的。

刘备

当时的凤雏“庞统”前来投靠刘备之时,手里是拿着诸葛亮的引荐信的,但庞统并没有直接就拿出来,他想看一看刘备是否真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礼贤下士”可当时的刘备并不识货。在后来,等到张飞发现了庞统的真才实学后,才将他带到刘备身边,庞统这才拿出诸葛亮的引荐信。从此庞统就归在了刘备的麾下。

庞统

而在,庞统投靠刘备之后,刘备再挑去谋士出征的的时候,都会讲庞统带在身旁,而是让诸葛亮留守本部。这是为何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析一下。

刘备与庞统

当时的刘备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手下之人的才能,就创立了一个名为军师中郎将新官职。这个官职要求担当之人既要能统领军队又要能出师谋划。由此可见,这个位置很重要,也很难胜任。当时能担任这个职务,只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人。

而当时的刘备让诸葛亮留守大本营,庞统则率军出征,就显示出了刘备的精明之处,因为当时的刘备,非常善于识人,他清楚的知道每个人的优缺点。诸葛亮虽有军师才能,但是他带兵打仗往往很谨慎。而庞统就深谙兵家之道,往往能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

刘备与诸葛亮

当时的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位就是法正。他们三人有力地辅佐了当时的蜀汉政权。刘备也能够分清楚他们三人的长处和短处。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对于军事理论的掌握和实践方法的差别是很大。而刘备却能够任人唯贤,最大的发挥他们所有人的长处,正因如此。刘备才能建立自己的蜀汉政权。

法正

小编认为,刘备这个人也是属于假仁假义之人,在当时,庞统帮助刘备下攻占益州后,刘备就大摆宴席庆功,而当时的庞统认为刘备这样的做法是不妥,毕竟当时攻取益州的计策,不是很光彩。在攻下益州后不久庞统就饮恨与“落凤坡”了。可是当时的刘备却不以为然,他对于攻取自己兄弟刘璋的的地盘丝毫没有愧疚的意思。这与刘备在攻打益州之前说的话就像是两个人。所以后世对他评价“精明”,也是非常贴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