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个旧市公安局依托“五员+”工程,充分履行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职责,切实当好群众身边的“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法制员、宣传员”,主动投入防风险、战疫情、护稳定、保民生各项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和企业力量,警民联动、警企联动,共同筑牢防护网、织密排查网。卡房派出所依托“五员+”工程精准施策、全面摸排,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已复工的企业,按照“防输入、防扩散”的目标,细致确认返工人员的身份、来源、旅居史,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检查员工进厂流程、食宿、日常防护等情况,督促企业负责人做好员工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全方位护航企业安全、顺利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个旧市公安局依托“五员+”工程,充分履行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职责,切实当好群众身边的“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法制员、宣传员”,主动投入防风险、战疫情、护稳定、保民生各项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和企业力量,警民联动、警企联动,共同筑牢防护网、织密排查网。

信息员+宣传员 宣传动员全覆盖

在“五员+”工程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个旧市公安局不断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精准设计、快速行动、及时反馈,全面掌握基础资料信息,精准摸排底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

“防”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个旧市公安局以交警、巡特警、派出所为主力,交警大队组织强化全市环城、环市检测点查验,严防外部输入;以派出所为主力,配合乡镇、城区办、街道办广泛发动群众,强化社区和村寨网格化梳理排查,压实重点防控责任和措施,指导内部单位保卫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加强自防联防保卫工作,严防内部扩散;以巡特警为主力,对全市重点场所和部位开展定点守控,确保安全;以全局各部门办公场所、服务窗口、车辆、人员划分最小防控单元,全部落实网格化、全天候内部防控和管理服务措施。

精准摸排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所在。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个旧市公安局共配发移动警务核查终端26台、警务通57部到防疫一线。民(辅)警切实发挥好“信息员”作用,全力配合卫健、乡镇、社区开展网格化排查。

在强化排查核查的同时,个旧市公安局还切实担负起“宣传员”作用,整合各方资源,采取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法,全方位、全覆盖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服务员+法制员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2月26日,个旧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个旧市公安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五条措施》,合理办理因疫延期业务,免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四位一体”管控机制,鼓励网上办理户籍业务、提供上门服务,开通办理出入境证件“绿色通道”,发布加强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开展企业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加强民爆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指导企业落实疫情管控主体责任,提供精准执法服务,严厉打击涉疫涉企违法犯罪,及时受理举报投诉,推出便民服务措施。

与此同时,个旧市公安局12家派出所和交警大队、禁毒大队、经侦大队主动担当,靠前服务,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充分发挥“五员+”作用,从信息摸排、交通安全、易制毒化学品管控、预防经济诈骗等方面入手,积极健全警企走访联动机制。

据统计,近期个旧市公安局累计出动警力400余人次深入企业,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保障企业生产恢复平顺、市场经营秩序稳定,为企业安全、稳定、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五员+”落地见效 织密防控安全网

在“五员+”工程试点卡房镇,卡房派出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切实做好服务和保障辖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工作。

卡房派出所依托“五员+”工程精准施策、全面摸排,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已复工的企业,按照“防输入、防扩散”的目标,细致确认返工人员的身份、来源、旅居史,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检查员工进厂流程、食宿、日常防护等情况,督促企业负责人做好员工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全方位护航企业安全、顺利生产。

为创造良好的企业生产环境,卡房派出所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强化治安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民警结合“五员+”走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利用“人防+技防”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纠纷隐患。

此外,卡房派出所深入辖区企业宣传《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以及《红河州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个旧市公安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五条措施》,要求企业及员工要强化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