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告急!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糧食危機要來?A股批量漲停潮先來了)

中國基金報 莫飛

部分綜合環球網、經濟日報、央視等

股市、石油之後,病毒引爆的另一場危機正在悄然上演!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這也是繼糧食主要出口國越南、哈薩克斯坦之後,又一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了。

專家指出,因疫情衝擊,全球糧食市場預期悲觀情緒瀰漫,各國搶購、限賣及物流不暢的恐慌疊加。若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引發嚴重的全球糧食危機。

在全球糧食危機隱憂下,A股種業股延續上週強勢。3月30日,農業板塊領漲市場,種業概念表現強勢,多隻種業股漲超7%以上。

又一國家宣佈封關囤糧

多個國家宣佈糧倉告急

全球疫情惡化,比金融危機更怕的糧食危機可能正在醞釀。

據央視新聞報道,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當地時間28日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埃及貿工部稱,這項決定是政府批准的全面經濟計劃框架內採取的措施,旨在保證埃及商品特別是基本商品的需求。這是埃及現階段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採取的預防措施的一部分。

除了埃及之外,上週已有多個國家開始採取糧食限制出口的相關措施。

其中,越南政府上週三發佈的一份聲明說,越南在3月28日之前將不再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政府要檢測國內大米供應是否能夠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期間的需求。同時,越南海關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目前,越南不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越南禁止出口的舉措對全球市場構成直接影響。越南工業及貿易部此前在另外一位聲明中稱,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增加31.7%,達到92.88萬噸。如果大米出口保持這樣的步伐,那麼越南國內消費者可能面臨大米供應短缺的局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中亞,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糖、土豆和胡蘿蔔;在歐洲,塞爾維亞已經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農產品的出口;俄羅斯出口糧食的大門雖然依然敞開,但是該國稱也將每週對糧食出口進行評估,在全球來看,俄羅斯是北非國家的關鍵糧食來源國。

同時,一些國家正在增加其戰略儲備,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雖已儲備了夠一年消費的稻米和小麥,但政府還是承諾買下國內各地的穀物收成。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等主要小麥進口國已經發布了新的招標書,摩洛哥暫停小麥進口關稅的措施將實施到6月中旬。

在病毒席捲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和英國之際,歐洲國家對邊境採取了嚴格管控措施,這導致了幾個歐洲國家的糧食供應中斷。

此外,還有一些國家宣佈糧食儲備告急。伊拉克近期宣佈,在未來幾周內,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和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其糧食儲備並向國民提供食品。

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先後宣佈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如果疫情不能儘早結束,他們恐將面臨糧荒。

還有不少政府實施極端防疫措施,例如宣佈宵禁和限制羣衆聚集,甚至只准市民外出購買生活用品。

限糧囤糧引發市場恐慌

全球糧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

由於疫情的蔓延,各國恐慌性囤積糧食行爲開始增加。不少專家擔心,這種疫情引來的行爲變化,將使全球糧食危機的出現變得不可避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高級經濟學家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各國民衆和政府恐慌性囤積食品,食品通脹可能即將來臨,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可能一觸即發。

“這不是供應問題,疫情引發了人們在糧食安全方面的行爲變化。如果大宗商品買家認爲他們無法在5月或6月收到小麥或大米發貨,那該怎麼辦?這可能會導致全球糧食供應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深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稱。

倫敦智庫查塔姆大廈新興風險研究總監本頓警告,如果各國政府未能攜手合作,確保全球糧食供應穩定,只顧自己國家,情況將變得更差。他指出,如果國家搶購明年的收成,糧食價格將會上升,決策者將感到更加恐慌。屆時將連帶引發社會不穩。

倫敦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新興風險研究主管Tim Benton表示:“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所能預見的是,各國封鎖將進一步惡化。雖然食品供應充足,但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封鎖措施、恐慌性搶購以及勞動力短缺的威脅,物流方面的障礙使得將產品送到需要的地方變得更加困難。”

Benton表示:“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集體和合作的方式來確保全球糧食供應,如果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國家放在首位,可能會出現變得更糟的局面。”他警告稱,瘋狂的購物加上保護主義政策,可能最終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這一循環可能最終自我延續。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也認爲,如果後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的風險將是大概率事件。

程國強認爲,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加之部分國家蝗災影響糧食生產,有可能會惡化全球糧食市場預期,形成各國搶購、限賣及物流不暢的恐慌疊加效應,導致國際糧價飆升。

分析認爲,隨着消費者食品囤積的繼續,食品價格的通脹壓力可能正在逼近。再加上全球經濟的崩潰和高失業率,或許滯脹即將來臨。

而飆升的食品價格、崩潰的全球經濟和高失業率極有可能會成爲引發社會騷亂的催化劑。在2011年和2008年的糧食價格飆升期間,非洲、亞洲和中東的30多個國家發生了糧食騷亂。

日前,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官方網站上,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Maximo Torero Cullen特別發文,陳述如何減輕疫情對全球農業和糧食系統的衝擊,其中強調了全球貿易必須持續開展,同時要着手加強緊急糧食援助能力,並完善脆弱人羣安全保護網。

糧食期貨價格走高

投資者大批買進穀物

在糧食危機的擔憂下,主要糧食期貨商品價格啓動一輪上漲行情。

近期,大豆、燕麥和小麥等期貨商品價格一直在走高。隨着對主食的需求上升,投資者開始大量買進穀物。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國泰國的米價,升至2013年8月以來最高。

數據顯示,3月,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9%以上。美國牛肉批發價格上週飆升至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雞蛋價格也有所上漲。

3月30日,全球農產品商品市場中,主要糧食期貨豆粕、豆油、棕櫚油等期貨品種仍然小幅上漲。

中國糧食儲備夠麼?

相比而言,面對各國恐慌疊加引發的囤糧行爲和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呢?

據經濟日報報道到,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糧食供應不會出現脫銷斷檔。

其中我國糧食保障的底氣主要源自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糧食自給率高。目前,我國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完全實現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這是因爲,我國曆來有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的傳統,糧食生產能力強,依賴進口程度較低。

第二,糧食儲備充足。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這是近年來我國通過政策支持、科技驅動、深化改革,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結果!

第三,對外依存度低。我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爲主,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爲200萬噸、400萬噸,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爲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換句話說,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擔憂:中國糧食市場會出現混亂,我們完全有能力應對危機。

此外,作爲全球最大糧食進口國,中國還有一些“絕招”,在關鍵時刻能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首先,我國擁有完備糧食儲備調控體系。近20年來,我國建立並不斷完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和協調機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無論中央儲備糧還是地方儲備糧,都非常充裕。

其次,我國還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建立起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麪油等成品儲備,可以滿足當地10天至15天供應,調控物質基礎雄厚。

再次,今年春耕形勢良好,夏糧豐收有保障。目前我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正在全力組織春耕生產,保障夏糧豐收。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羣衆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國新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供應來看,全國絕大多數生活物資,特別是食品供應是有保障的。我國的糧食總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庫存充裕,各類企業的稻穀、小麥庫存超過國內一年的消費量。

A股農業板塊一枝獨秀

最強個股單月飆升35%

受糧食危機擔憂影響,A股農業股表現活躍,其中種業股更是受資金的持續追捧。

3月30日當天上午,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創業板指數一度跌超3%以上,

兩市僅農林牧漁板塊以1%以上的漲幅領漲市場,成爲全場的一枝獨秀。

截至當天午盤,京糧控股漲停,金健米業、農發種業、蘇墾農發、西部牧業等農業股漲幅超8%以上。

數據顯示,在3月份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的情況下,種業股卻逆勢狂飆,最強個股單月漲超35%以上。而同期上證指數跌超8%以上。

據機構分析,目前國內農產品種植、進口、庫存、需求等數據變化動態可以發現,國內農產品價格尤其是事關人們口糧的農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概率不大,小麥、稻米不但供應充足,而且不會受到國際市場相關農產品市場波動的直接衝擊,價格仍會處在低價區。

不過,受市場情緒波動較大影響,豆粕、玉米、油脂及下游產品價格存在上升空間,但類似於“波浪滔天”的漲勢不會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