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緊挨着徐州就有個袁術,後面還有個呂布,曹操也對徐州垂涎三尺,憑劉備手下這幾個將領,能抵得過。而那個一事看透劉備集團的陳羣,投奔曹魏後歷經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屢被重用,真正實現了他祖父陳寔早年的斷語:這孩子必定興旺吾宗。

估計就是從徐州開始,劉備開始反思了,爲什麼我志向遠大、廣博人心,卻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手下不可謂不忠勇,卻難勝任大的戰役?於是他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我們缺個軍師!

看看劉備的班底,除了關張趙之外,就是糜竺糜芳之流,很明顯,在劉備的大帳中,武將的話語權是非常重的。亂世猛打猛闖天地廣闊,但隨着各方格局穩定之後,瞎打瞎鬧看不清局勢就白費功夫。

第一個幫劉備分析局勢的人叫陳羣,因聽說劉備仁義,特投在豫州任上的劉備這裏。陳羣望族出身,所以對局勢的把握就要比關張等草莽英雄更透徹一些。

當年陶潛將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核心集團的興奮勁就別提了。也可以理解,到處蹭飯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如今可以有一塊自己的地盤,這不正是要幹事創業的好機會麼?

但就在劉備準備接手徐州之時,陳羣卻勸劉備放棄徐州,不要接!原因很簡單,徐州周邊不太平,再說當時這些割據一方的勢力都還沒掃乾淨。緊挨着徐州就有個袁術,後面還有個呂布,曹操也對徐州垂涎三尺,憑劉備手下這幾個將領,能抵得過?(《三國志》記載:羣說備曰:“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

但劉備怎麼能聽進去?結果大家都很清楚,徐州在劉備還沒坐穩的情況下就被呂布佔了,自己老婆都沒出的了城。

經由此事,陳羣看透了這幫草莽的侷限,轉身奔曹操去了。劉備事後估計也做了深刻檢討,但檢討並不深刻,從他接下來招攬謀士的動機就可以看出來,第一條件就是要懂軍事、懂陣法,所以徐庶纔有了用武之地。

後來徐庶不得已要走,纔對劉備說了實話,打天下,光靠武力是不行的,得有經天緯地之能人輔助,於是指引着劉備去找諸葛亮。也正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開始,劉備才正兒八經的一步一步夯實了基礎。

別忘了,諸葛亮剛到劉備這的時候,劉備的核心武將集團還是不屑一顧的。而那個一事看透劉備集團的陳羣,投奔曹魏後歷經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屢被重用,真正實現了他祖父陳寔早年的斷語:這孩子必定興旺吾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