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SBX雷達是一種浮動式、有螺旋槳推進的機動雷達站,是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關鍵部分地基中段防禦系統的目標識別裝備,被部署在阿達克島附近的太平洋水域。從2012年海基X波段(SBX)雷達的初步全面部署被宣告延遲,經過多年的“有限測試和運營支持”的狀態,2017年6月,根據導彈防禦局和獅鷲技術公司之間簽署的一份接近5800萬美元的新合同,將對SBX雷達進行任務整合,這也標誌着該計劃的重新啓動。

從2012年海基X波段(SBX)雷達的初步全面部署被宣告延遲,經過多年的“有限測試和運營支持”的狀態,2017年6月,根據導彈防禦局和獅鷲技術公司之間簽署的一份接近5800萬美元的新合同,將對SBX雷達進行任務整合,這也標誌着該計劃的重新啓動。

美國SBX雷達是一種浮動式、有螺旋槳推進的機動雷達站,是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關鍵部分地基中段防禦系統的目標識別裝備,被部署在阿達克島附近的太平洋水域。此平臺是雷神公司的防衛系統部門爲波音公司設計和製造的,波音公司是導彈防禦局此計劃的主要合約商。該雷達系統主要用於監視近太空空間,將來襲導彈的相關數據發往指揮中心以及位於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防空部隊,這些部隊根據相關數據發射攔截器。同時,作爲美國海基高空導彈防禦系統的組成部分,該雷達系統爲海上宙斯盾系統提供目標早期預警以及攔截效果分析。

發展歷程

2002年,導彈防禦局開始籌建SBX雷達,當時計劃部署到阿留申羣島,用以監視朝鮮導彈,同時也可移動到其他位置。2006年7月5日,負責美國本土防禦的北方司令部召開新聞發佈會:當朝鮮在當地時間5日凌晨3時32分發射第1枚導彈後,他們便在第一時間收到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發出的警報,並以最快的速度測算出導彈的相應分析數據。此後,朝鮮又接連發射了6枚導彈。北方司令部也跟夏延山保持着即時的信息互換。五角大樓發言人向媒體表示:“幾乎就在大浦洞2號導彈掉進日本海的那一刻,指揮中心就準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導彈不會威脅到美國本土。”由此算來,指揮中心從監控到朝鮮導彈發射,到分析判斷出其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大概只用了41秒。美國在朝鮮導彈發射事件中反應如此迅速,部署在阿留申羣島的SBX雷達是功不可沒的。這充分顯示了其作戰效能。

2017年,美國導彈防禦局爲SBX雷達請求6900萬美元來支持飛行試驗,以驗證升級的識別能力和空間碎片緩解能力。隨着美國導彈防禦局和獅鷲技術公司之間新合同的簽署,將對SBX雷達進行任務整合。2017年10月,美國導彈防禦局授予雷神公司15億美元合同,用於支持和維護AN/TPY-2與SBX雷達至2020年10月。2017年11月,美國國防部宣佈,雷神公司已獲得3.71億美元的合同,爲AN/TPY-2和SBX雷達提供研發支持,以提高系統作戰支撐能力、工程服務和網絡安全。2016年9月,SBX雷達被部署到朝鮮附近公海水域,用以監視朝鮮導彈發射。

主要技術參數

SBX雷達架設在一個巨大的海上平臺上,這個平臺由挪威設計、俄羅斯製造的移動海底石油鑽探平臺改造而成,屬於半潛水半推進平臺,其底部是兩個平行船體,每個船體上有3根巨大支柱,共同支撐頂部平臺。整個系統排水量達50000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從海面到雷達頂部多於80米,相當於28層樓的高度。平臺長119米,寬約72米,大小超過一個足球場,並裝配着居住艙、工作間、發電站、駕駛室以及一體化戰鬥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半潛式平臺推進器採用6臺3.6千瓦的發電機,安置在2個艙內,1個在左舷,另1個在右弦。憑藉動力系統,該平臺能以11千米/小時的速度航行,可以根據需要部署到全球各個海域。

SBX雷達採用有源相控陣列技術,呈八角形平面陣列,直徑約26米,天線有效口徑約248平方米,共有45000個天線單元。這些發射/接收模塊呈大間格分佈,這種分佈方式使雷達可以追蹤極遠距離的目標。此外,該雷達還採用高頻和最先進的雷達信號處理技術,用於提供詳細的彈道導彈跟蹤和識別信息。陣列天線方位旋轉約爲±270度,電掃範圍爲±12.5度。X波段雷達具有天線波數窄、分辨率高、頻帶寬、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SBX雷達具有探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隱形飛機等空中目標,提供預警情報的功能。

作戰過程

SBX雷達系統負責將空中敵方導彈的位置和身份等重要信息傳達給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地面導彈防禦的火控分系統。地面導彈防禦火控分系統由多個火控控制節點和攔截髮射設備組成,SBX雷達的數據用於系統引導飛行中的攔截器參與和摧毀敵對導彈。SBX雷達主要由船舶、X波段雷達、在飛攔截彈通信系統數據終端以及通信網絡4個關鍵部分組成。SBX能夠發現、跟蹤導彈,監控導彈的實時彈道數據,通過在飛攔截彈通信系統將數據傳達給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判斷是否爲來襲目標,並指揮陸基攔截系統發射攔截武器。在此過程中,SBX對攔截效果進行評估,並將評估報告傳回指揮中心。從整個作戰過程來看,SBX雷達需要完成對來襲目標的早期截獲、穩定跟蹤、對誘餌和彈頭進行分辨,提供精確的殺傷評估效果。

朝鮮各類導彈及可能射程半徑

使用X波段頻率是SBX雷達系統區分敵方導彈並對抗攔截導彈的獨特關鍵能力。根據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的數據,X波段頻率屬於微波頻段範圍,頻率在8~12吉赫之間,較短的波長允許更高分辨率的圖像數據以實現高級目標識別和辨認。通過大約45000個收發組件一起工作形成的SBX雷達波束,可以在2500海里的距離處“看到”一個棒球大小的物體。

SBX存在的問題

作爲惟一具備高分辨測量能力的超大型雷達,SBX在整個地面導彈防禦系統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建造初期曾被美軍寄予厚望,但隨着測試的進行,不斷暴露出各種問題。2010年1月,由於SBX雷達未能識別真假目標,導致沒能在試驗中摧毀從馬歇爾羣島發射的導彈。2014年6月的試驗中,SBX雷達指示攔截機成功摧毀目標,但是它的打擊評估結果沒有成功傳達到系統控制的指揮中心,這讓指揮中心極度恐慌。從2004年地面導彈防禦系統發揮作用以來,之後的9次飛行試驗中,只成功攔截4次包含誘餌的導彈目標。包括美國一些軍方人士在內的有關軍事專家不斷對其提出質疑,其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一是探測視角窄。雖然SBX能夠發現遠距離目標,但這種雷達的探測視角極爲狹窄,僅有25度,每次只能監測較小視野範圍內的目標,而傳統雷達的探測視角爲90~120度。且其調整指向較慢,用這樣的裝備去搜索來襲的目標是不切實際的。

二是部署時間較長。目前,該雷達主要用於反導試驗和衛星跟蹤測試,作爲測試裝備而非作戰系統的組成存在,在突襲過程中可能由於位置不佳不能發揮作用。雖然可以移動,但移動速度較慢,需要時間進行部署。

海基X波段雷達由大約45000個收發組件組成

三是維修保養時間長。由於該雷達對使用維修條件的特殊要求,自2006年起每年都要從部署地艾達克島母港返回到珍珠港進行檢修維護:2006年170天、2007年63天、2008年62天、2009年177天、2010年51天,而2013年有8個月的時間在珍珠港保養維修。

四是成本較高。該雷達站在建設時採用了商用船隻的建造標準,爲了應對惡劣的作戰環境,需要花費鉅額的維護費用。同時,這種半潛式船的維修對喫水深度有嚴格的要求,而美國西海岸只有3個滿足維修條件的港口,這種限制進一步增加了平臺移動過程的費用。

五是安全問題。爲探測較遠距離的目標,具有較大的發射功率,這樣對操作者是一種威脅;同時對於雷達前方的民航飛機、戰機等,可能會引起安全事故。

目前,SBX雷達的能力現狀已與雷達建設初衷相距甚遠,主要由於其脫離了實戰特點設計裝備,導致其武器系統利弊失衡,成本投入過大。

結 語

SBX雷達的建成顯示了中段陸基防禦系統不斷改進的過程,而且也標誌着整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於其存在的種種問題,一些專家認爲SBX雷達違反了物理和經濟學規律的限制,但不可否認它代表了世界同類雷達的先進水平,技術上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證實。美國始終重視海上預警探測系統的發展,在技術實力及裝備上一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從2015年美國《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的發佈實施,美海軍將進一步尋求全域介入能力,將海上預警探測系統作爲實現其戰略目標的計劃之一。可見,美軍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其海上預警能力,拓展監控範圍。

海基X波段雷達同周圍的小汽車相比

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海上方向,但我國的海上預警探測能力尚不足以滿足國家需要,迫切需要加強海上預警探測體系建設和技術發展。我們應科學規劃武器系統,以實戰爲約束前提發展先進技術體制,提升裝備研製水平;注重裝備的實效性、費效比和擴展性纔是科學的發展道路。

相關文章